人民网
人民网>>图片频道

军人在他乡为国尽忠 115名军嫂撑起另一座营盘【5】

2017年01月28日10:55 | 来源:中国军网
小字号

  今后,流动是常态,离别是常事——

  “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一声命令,千人千车迈过太行山!

  然而,地上的山好迈,心里的山难迈。改革方兴未艾,下一声命令,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官兵们在关注,军嫂们也在谛听。

  这几天,集团军机关的两个举动引起了记者注意——

  一个是一部反映第27集团军发展历程的纪录片正在紧张修改,另一个是集团军机关部门领导代表本部门对下一步改革表态发言。

  虽然没有人道破,但大家心里明白。“脖子以下”的改革开始了,这里的军人们将何去何从,暂时还没有答案。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今却是“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深入推进,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部队从一个营盘走向另一个营盘,更多的官兵从一个岗位走向另一个岗位,也会有更多的军人家庭面临诸多的“不确定”。

  “爸爸,你不会脱军装吧?”那天,面对儿子的提问,侦察处处长梁明道愣了好一阵儿——下一步的事情,谁能预料呢?

  “军人都有两个家。脱了军装,回到地方,自己的家就团圆了,但和部队的家就永别了。”改革关头,舍与得的天平最难平衡。集团军党委进行思想摸底时,梁明道和妻子冯雪一起征求母亲的意见。老母亲说:“在部队一天,咱就好好干一天。你们都要听组织的,妈也听。”

  是啊,改革大潮中,听从那一声号令的,岂止是军人自己?

  ——“他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军嫂彭晓萌忘不了与家人的两次长谈。

  第一次,是她决定嫁给侦察连连长刘磊之前。彭晓萌的爷爷也是一名老兵,部队几次换防,奶奶跟着爷爷奔波半生。奶奶喜欢刘磊,也心疼晓萌:“奶奶是怎么过来的,孩子你都知道。不要看他穿着军装很帅,一旦和他结婚,你就要一个人把这个家料理好。”这一点,彭晓萌觉得自己做到了。

  第二次,是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消息传来。这一次,丈夫或许还要走得更远。“你要随时准备好,放弃现在的工作,跟着他把这个家打包带走。”妈妈的提醒,反而让彭晓萌心里少了犹豫,多了笃定。她告诉记者:“我和刘磊商量好了,他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吴健看妻子王菲访谈视频落泪

  ——“他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军嫂王菲是个孤儿,丈夫吴健是她的全部依恋。部队移防这一年,王菲最受不了两岁的儿子澄澄想爸爸。儿子手里无论拿着什么玩具,都会当成电话呼叫“爸爸”。开头永远是:“爸爸,你忙什么呢?能来我家住两天吗?”结束总是:“爸爸你忙吧,我在家等你。”王菲给儿子买来了《我的爸爸》《爸爸让你依靠》等很多图画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拉近父子的心。一段时间,关于军队改革的小道消息比较多,王菲觉得吴健心里有点飘,就安慰他:“别担心,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他去哪里,我都等他!”

  和别的军嫂不太一样,这些天,侦察连战士吴志雷的妻子梁艳盘算着自己的小日子。这几年,她和老公很节省,结婚时连婚戒都没买,却准备在石家庄买套大一点的房子。她说:“搬家太费钱了,不想再搬了,就想把这个家建得宽宽敞敞、漂漂亮亮的。他去哪里,我都等他;他啥时回来,啥时都舒服。”2015年底,吴志雷服役满12年,不忍妻子一个人受苦,打算放弃晋升四级军士长的机会,可妻子坚决不同意。其实,梁艳心里也在算另一笔账:“改革总会越改好啊,生活总会越变越好啊,不会和我们美好的愿望拧巴着。”

  男人们走了,115名军嫂撑起另一座营盘。

  说实话,这是一座残缺的营盘。但是,这也是一个钢铁的营盘。当部队大改革、大调整、大搬迁、大移防,当流动成为常态、离别成为常事,当军人们马不停蹄奔赴另外一个地方安营扎寨,他们留下的院落依然温馨,他们家中的灯火依然明亮。那是因为,他们的身后有她们,有那些痴痴凝望的目光,有那些柔情似水的守望,有那些深明大义的开朗,有那些挺拔自立的刚强。

  春节到了,春天来了。让我们祝愿可爱可敬的军嫂们,正像该开的花儿,一定会开的。军队的明天会更好,军人的家庭会更好!

(责编:单芳、陈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