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檔案

河南賈湖遺址,9000年就釀出世界上最早的酒!【2】

2018年07月06日17:49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二)美國復制出我國9000年前“啤酒”

  2005年7月27日,河南日報在第一版顯要位置刊登了“美國復制出我國9000年前‘啤酒 ’——配方源自河南省舞陽賈湖出土的飲品配料”的報道,而后北京、上海等各級媒體都做了后續報道,並且在國內引起了“古酒配方”流失國外的評論。針對這個問題由河南日報、大河網、舞陽縣委宣傳部會同中科大張居中教授、美國緬因州立大學王春增教授等做了一次關於賈湖古酒的網談活動,在兩個多小時的時段中世界各地的網友三千多人參與了網上交流和討論,網談活動摘選則在第二天河南日報的14版全版刊發。事實上,美國特拉華州裡霍博斯灣的“角鯊頭”釀酒廠總裁薩姆·克菈金(也有媒體譯為薩姆.加拉吉奧尼)是一個意大利后裔,當時年齡隻有三十五歲,他有著一個文化商人銳利的商業眼光。當他從美國的媒體上看到中國賈湖九千年的釀酒報道時,已經嗅到了商業潛力,他迅速聯系了帕特裡克.麥考文教授,並提出要復制中國賈湖古酒,並取名“賈湖城堡”(賈湖城)。在半年的時間,薩姆·克菈金多次到紐約的唐人街收購山楂、蜂蜜等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開始了他的釀酒實驗和研究,由於美國農業管理部門不允許把山楂作為食品添加劑,所以他又選擇了一種菊花作為配料,2005年7月,他終於生產出了第一批600加侖的“賈湖城”啤酒,據筆者雇佣哈佛大學美籍華人李潤權教授到這個廠考察,認為最初的實驗並不是很成功,用克菈金本人本人的說法,最初試驗啤酒的味道實在是不怎麼樣。但薩姆·克菈金並沒有氣餒,而是一直在做進一步的實驗,據悉為了使原料能夠發酵,該酒廠從中國引進了一種中國在制作黃酒時一直使用的發酵“引子”,將其搗碎摻入大米中。大米開始發酵后往裡面加入水、蜂蜜、葡萄和菊花等其他原料。“角鯊頭”釀酒廠經理邁克·吉爾哈特說:“我們還把發酵壇子架得高一些,因為古代的中國人使用的是陶罐,底下燒火。我們要復制出那些味道,也應該在發酵壇子下面加溫。”他說:“這是我迄今為止所從事的最具創造性和令人激動萬分的項目之一。”直到2007年8月“角鯊頭”釀酒廠終於向市場成功推出了高品位的“賈湖城”啤酒,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薩姆·克菈金宣稱稱“我讓人們品嘗的是九千年的東方文化”!“賈湖城”啤酒在美國一經上市就賣到11美元一瓶,現在的售價在13美元以上。

  (三)賈湖古酒品牌的爭論

  幾年來,媒體上不斷報道中外考古專家共同發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賈湖酒的証據,更將中國古酒“配方”外流看做是文化遺產的流逝而大加評論。但為何國外的釀酒廠捷足先登了呢?

  在2004年12月10日,本人因工作到中新社河南分社,在一個領導辦公室從剛送到的《參考消息》上看到了“9000年前中國舞陽賈湖人已經開始釀酒”的消息,當時就給張居中教授和舞陽富平春酒業有限公司負責同志分別打了電話,其中給企業的負責人建議盡快注冊“賈湖”商標,過了幾個月后又建議另外的一個人注冊“賈湖九千年”的商標,由於公示階段,改制后的企業經理提出異議,后來在做了工作以后,個人注冊者主動放棄了權利。但是直到2013年12月以后大地集團對原酒企收購重組后,新組建的賈湖酒業集團才成功注冊了“賈湖九千年”這個商標。

  據張居中教授介紹,國內研究釀酒起源的學者也大有人在,“但中國的學者,總是潛心學問,和商業界的聯系太少。”張教授有些惋惜的說,之所以中國古酒殘留物的發現在國外可以轉化生產,是因為國外研究者和產業界聯系緊密,他們的思路更開闊。

(責編:單芳、陳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