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摄影家协会聚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系列公益活动专题——贾秀芳【8】

【查看原图】
8.贾秀芳的衣服都是做的,省下买名牌的钱留给孩子们。(刘博欣摄影)
8.贾秀芳的衣服都是做的,省下买名牌的钱留给孩子们。(刘博欣摄影)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19年04月04日17:59

贾秀芳,来自华夏文明中心发源地之一的齐鲁大地,15岁的她离开菏泽,只身“闯关东”来到哈尔滨。卖过菜,养过鸡,当过饭店学徒,做过面案师傅,干过车厂经警,28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她在脑瘫儿童康复医疗的路上勇往直前。

她几乎具备了东方女性所有的传统美德,无论以什么身份出现,她总是力求做到最好。她是160多位孩子的“妈妈”。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这些孩子也不例外。只是孩子们有着共同的不幸——他们是脑瘫患儿,他们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正常表达、纵情嬉戏、快乐奔跑;这些孩子也有着共同的幸运——他们遇到了“贾妈妈”,能在博能脑瘫患儿康复中心接受免费的、系统的康复治疗,接受和同龄孩子一样的文化教育。孩子们从不会说话到人生中第一次喊出“妈妈”,从瘫卧在床到迈出人生中的第一步,从万念俱灰到相信“未来也会充满阳光”,这些孩子的改变,都来自于贾秀芳,和她所率领的这支团队的悉心呵护、爱心润泽。

“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儿童慈善奖——感动春蕾”、“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好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这些荣誉,是责任更是信念,承载了她多年来的大爱浇筑和善行坚守。

缘起——让脑瘫患儿拥有展翼的翅膀

多年前,在一场活动中,一个节目深深揪紧了贾秀芳的心:这个节目的表演者都是脑瘫患儿,“每个孩子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艰难地控制着他们扭曲的四肢和表情,好像在证明‘我能行,我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孩子们在台上表演,贾秀芳在台下流泪,她为孩子们多舛的命运而喟叹,更为他们未来的生活而忧虑。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脑瘫患儿做点事!

2012年开始,贾秀芳个人出资百余万元,资助60余名脑瘫孩子的治疗,一段时间以后,56名孩子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她并没有满足,更没有止步,因为她的心里,不单单是这“几十个”,而是更多。长期的金钱救助、医疗资助过程中,贾秀芳也发现,对于脑瘫患儿康复救助来说,单纯的资金保障,力量还是有限的,现实中医疗理念的问题,康复系统性的问题,心理、语言、肢体、文化教育等协同性的问题,都让贾秀芳陷入更多更深的思索: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更有效?

2016年12月12日,贾秀芳作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的代表,参加了表彰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听到主席讲的“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贾秀芳激动得热泪盈眶。回来以后,贾秀芳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抱着“让这些孩子的家庭都过上好日子”的愿景,她决心自己成立脑瘫患儿康复机构。此后半年多的时间,贾秀芳出资1500万元,相继建成了2个脑瘫患儿康复中心:2017年2月,哈尔滨博能中医门诊部在平房区正式成立;2017年10月,黑龙江博能脑瘫患儿救治救助中心在王岗正式落成。至此,贾秀芳打出了专门从事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滞、语言障碍等康复治疗的公益“组合拳”。

两年来,门诊部、救治救助中心相继接收160多名脑瘫患儿免费治疗,已有30余名患儿脱离轮椅独立行走,有11个孩子回归社会,正常进入学校就读。

普爱——让脑瘫患儿拥有生命的阳光

爱,是康复中心里的主题词,也是这里始终流淌着的主旋律。在康复中心,贾秀芳强调“每时每刻每处”都要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爱、体会到爱。每天,贾秀芳都必然腾出时间,和每一个孩子交流沟通,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点滴进步。 “孩子们的每一天都有新变化。治疗康复期间,时不时就有站不起来的孩子能下地,坐不稳的孩子能坐稳,不会说话的孩子冒出几个字,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每个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贾秀芳都“如数家珍”。

“病倒一个人,塌下一个家。脑瘫治疗的长期性,往往使整户家庭因病致贫。几乎每个脑瘫孩子,都有一个深度贫困家庭和无尽的泪水。”贾秀芳深知,这160多个脑瘫孩子背后,不单单是160多个受伤的心灵,更是160多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只有把“输血”变成“造血”,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些家庭的命运。为了培养患儿的自立能力,贾秀芳出钱为20岁左右、康复效果较好的孩子成立“爱心超市实训基地”,每人每月能挣1000多元。22岁的齐悦拿到第一笔工资时,泪流满面,她没想到自己还能挣钱自立,多年来因为病情对家人的内疚,在那一刻终于得到释怀。2017年10月24日,博能集团创建了注册资金3800万元的“黑龙江心连心良知食品有限公司”,建起了糕点厂、豆腐厂,打造爱心公益基地,公司招聘的员工60%是脑瘫患儿家属,既方便家属照顾患儿,也让他们能同时得到一笔固定的收入,让患儿得到更好治疗,也帮助患儿家庭彻底脱贫,走产业发展之路,拉长公益事业“爱心产业链”。

聚力——让爱心公益产业链越来越大

贾秀芳总说,“别人帮我很多,我帮助别人的还不够”。1999年起,她每年拿出公司10%的利润,用于捐助帮扶。她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贾妈妈”,也是孤寡老人、军烈属的“亲闺女”,环卫工人的“大妹子”,贫困学生的“贾老师”,更是社会大众眼中的“龙江善姐儿”。对这些脑瘫患儿,贾秀芳牵挂他们的身体,也牵挂他们的生活,牵挂他们健康、学习、工作。

除此之外,贾秀芳每年还资助近200名贫困大学生。2017年初,她创办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这是经教育部批准,天津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天津市第一所全日制民办高职院校,也是天津市首所聚焦汽车职业教育的专业学院,并被教育部列入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贾秀芳每年在学院为贫困孩子留出200个免费名额,专门定制培养方案,帮助他们学知识长本领。下一步,还设想着发展壮大脑瘫患儿和其家长救治就业公益服务基地,打造龙江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广泛吸纳更多的贫困妇女姐妹们就业。

贾秀芳常想,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必须唤起更强大的爱的力量。她找朋友、找资源,让更多的人加入爱心奉献的阵营。现在,不仅贾秀芳的家人,还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公司员工,甚至陌生人,在她的影响下加入了帮扶队伍,“爱心车队”“爱心联盟”不断壮大。现在,贾秀芳已经成了大家捐献爱心的信息库,大家向她要脑瘫儿童的住址、贫困家庭的电话,160多个孩子有了更多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家里人越来越多,爱心圈越来越大。

这些年,孩子们的“贾妈妈”帮助了太多的人,也感动了太多的人,一系列荣誉,就是对她最大的褒奖,习近平主席的两次亲切接见,就是对她最大的鼓励。贾秀芳富了小家不忘大家,倾心倾力回馈社会,十几年如一日扶贫帮困,温暖了千万人,也为时代新风正气提供了鲜明注脚。在贾秀芳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甘于奉献的无私品格和乐于奉献的人性光辉,这恰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基石,更是厚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蕴含其中的,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源流。

沿着爱心铺就的公益之路,贾秀芳一直执着前行,一直在路上。人们说,贾秀芳,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更是一种精神或信念的力量,这力量可以温暖一座城,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刘博欣,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年过半百的公务员。喜欢摄影那“手起刀落”的感觉和潇洒,喜欢记实摄影。曾获“哈尔滨市职工读书摄影大赛”一等奖。

分享到:
(责编:陈悦、单芳)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