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暗河溶洞 驶向明媚春天 ——“喀斯特”山城地铁迎来正式投用

【查看原图】
穿越暗河溶洞 驶向明媚春天 ——“喀斯特”山城地铁迎来正式投用
穿越暗河溶洞 驶向明媚春天 ——“喀斯特”山城地铁迎来正式投用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19年03月01日09:19

3月1日,在历经3个月的试运营后,贵阳地铁1号线迎来正式投用,真正实现了贵州轨道交通的“零突破”。

这条在大比例岩溶发育地区建成的地铁,耗时5年,全长35.11公里,设25个站点,整个线路隧道相连,连接贵阳市4个行政区,列车采用6节B型车编组。

贵阳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城市,地质结构复杂,在初期评审中,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被不少专家打上“最难”标签。据中国铁建贵州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姜子良介绍,与其他城市跨江跨河地铁不同,贵阳处于岩溶地貌带,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所经区域60%至70%地段是岩溶发育或强发育地段,地下溶洞和暗河众多。此外,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海拔落差大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也十分罕见。据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官网相关资料显示,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从观山湖区到主城区落差达220米,且主要集中区域直线距离3.7公里,落差达161米,自然坡度达到44‰,所以在线路设计上必须进行“展线”,目的就是将这个坡度降低到28‰。

南垭路站,就是这个大落差中间的一个站,处于观山湖区段到贵阳老城区段的一个中间位置。这个站的设立,除了方便附近民众出行,还起到缓解1号线行驶坡度落差大的作用。有数据显示,当时设计修建时,这个站的竖井深度达35.2米,相当于12层楼高。

在能源控制上,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采取了长大下坡节能技术,在连续10公里的下坡过程中,将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所有地下车站屏蔽门安装顶梁上设置了通风孔及风阀,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工况运行模式,一年可省电394万度,节约电费约260万元人民币。

据了解,1号线自2013年11月开工,至2018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中国铁建共有11个工程局参与,最高峰时参建人数达到两万人之多。

地铁时代的到来,正改写着市民的出行方式。70岁的退休职工胡荣忠家住观山湖区,以前坐公交去一趟河滨公园,至少要四五十分钟,现在坐地铁半小时就到了,“太方便了,我们盼着其他线路早点修好呢!”

令人期待的未来还在路上。去年12月,贵阳地铁2号线铺轨工程全面启动,3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预计到2022年,贵阳将拥有5条地铁。今年春节期间,近千名劳动者放弃假日休息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依然奋战在施工一线。(人民网记者 史家民 通讯员 姜鸿雁 摄影报道) 

分享到:
(责编:陈悦、单芳)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