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内部有没有伤损、焊缝有没有气泡或夹杂、铁轨接头有没有焊接好……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安全威胁,需要铁路探伤工进行精密检查。探伤工就是给钢轨诊断的医生。他们的工作,被形容为给铁轨做“B超”。
“这些伤损很细微,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置,铁轨经列车长期碾压,伤损就会越来越大,甚至发生断轨,后果不堪设想。”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绵阳工务段探伤车间探检工区工长王志勇说。
2019年春运即将到来。1月11日,跟随绵阳工务段探伤车间的作业小组,走上了等待探伤的宝成线石马坝至绵阳区间。
随着列车运行,钢轨内部好多经过碾压之后产生变化。和医院里面那个B超意思是一样的,通过超声波检查钢轨里面是不是有伤损,是不是有些缺陷。
钢轨探伤工的工作,是要采用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和手工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期给钢轨进行“体检”,及时准确发现各种钢轨内部的细微伤损,并根据钢轨的伤损情况及时通知线路工区进行整修。
探伤仪经过的地方,如果钢轨有伤痕,显示屏上就会有波形显示,并发出“滴滴滴”的响声。探伤车间总支部书记温树成说,他们根据探测情况进行定损,如果钢轨有损伤,就会用笔在伤损处画上标记。
而探伤队员一边推着50公斤重的钢轨探伤车,一边观察显示器上的波形,仔细听取来自仪器上发出的不同提示音,发现异常,确定位置,做好标记,反馈给相关部门,针对情况及时更换或者修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探伤工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保障过往列车的安全运行。
绵阳工务段探伤车间一共有165人,其中116人是探伤工。45人在35岁以下,而且不少年轻的小伙子都成了技术能手。”探伤车间技术员杨子南说。
在作业现场,没有一个看手机的“低头族”,因为手机严禁带入作业现场。现场唯一的通讯工具,是现场防护员手里的对讲机,用于前后方及时联系通知人员机具及时下道避车,确保作业安全。
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就像B超机一样,对钢轨起到体检的作用。检测数据就好比体检报告,分析员拿到体检报告就可以对伤损情况进行分析。现场作业完毕后,数据分析组分析员则要将每天探伤工的线上探伤数据采集到电脑,用软件进行回放分析,这也是保证探伤质量的最后一道关。
铁轨底下眼睛看不到,机器也检查不到,要靠人工手检。在一处铁轨连接处,安少彬双膝跪在枕木和石子上,勾着背,用锤子反复敲击。
绵阳工务段探伤车间需要负责1500余公里钢轨的安全。为了火车能够在钢轨上平安行驶,顺利到达目的地,钢轨探伤工们顶风冒雪,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行走在熟悉的铁道线上。
安少彬和工友每次作业大约要走10公里,一趟下来要8个小时。春运期间,过往的列车明显增多,因为要趁着列车运行近百斤的探伤仪,每天必须提上提下几百次;遇到铁轨焊缝接头,用小镜子照,一天弯腰上百次。
每逢春运,都是钢轨医生们最忙碌的时候。在绵阳探伤车间,像他们这样的钢轨医生共有116人。主任王俊说,钢轨上不能有一点儿小毛病,任何问题都会影响火车的安全运行。
“虽然乘客在乘车时不一定了解我们这个工作,但我们的工作很有价值。”王志勇说。(苏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