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黄晓丽
我自幼在海边长大,总是好奇大海的那头是什么。大海,潮起潮落,赋予我无拘无束、浪漫而又执着的性情。少女时代,印象中的黄浦江来自于书本和影视,它充满爱国志士的悲情与豪迈。印象中的上海,弥漫着张爱玲和王安忆的文字气息。繁华,摩登,像一场梦,在风雨飘摇的渡口,上演一曲曲人间的悲欢离合。
刚刚落幕的上合峰会,上海精神,青岛扬帆,我们也都备受鼓舞:中国加油。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已然成为中国的中心城市。虽然因公务我来过几次上海,但是,每次都很仓促,这次我终于有了闲情,带上我的相机漫步在上海的街道上。
上海在我的镜头中变得慢了起来,一切,都那么清晰,那么安静。街边的建筑,风情,使我一度忘了这是上海,以为这是欧洲的一个小镇。上海有一种古老的贵族气质。
我要拍黄浦江上的轮渡。从浦东到浦西,在轮渡上,我第一次看清了黄浦江,曾经淘尽了多少英雄梦,此刻它微微地泛起浊浪,两岸的景观尽在眼底。在海边长大的我,对『岸』这个词充满遐想,大海的对岸是什么呢?而黄浦江的两岸是如此真实,触手可及,两岸的摩天大楼、城市景观,它承载着文明城市的底蕴。尤其是夜景,华灯初上,登船远眺,江景绚丽夺目,上海的华丽、浪漫、梦幻、神秘让人沉醉。
即使是贵气、时尚之都的上海,在这轮渡上,我还是感受到了平民的日常。我的镜头仿佛攫取了上海的一个碎片,我让它慢下来,这同样也是真实的上海。轮渡的通勤,我看到来来往往的人,行色匆匆,他们等候在闸口前,他们骑电动车穿梭于过道,或者,安静地站在船上等候到站。似乎没有人停留,这里,他们只是路过,他们从这里去往别处,没有人留意风景。人都散尽的渡口,值勤人员寥落地站在那里。
一个城市的真实,应该要深入它的细部。上海也一样是平民的人间烟火,在渡船上,我镜头下的上海,往返于黄浦江上的人们,他们忙碌的面容,匆匆的步伐正在续写自己人生的上海梦。而我,用我的双脚丈量出真实的上海。
黄晓丽,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主要作品有《青川组照》《乱中有序》《人》等。
曾荣获文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文化部全国“群文之星”,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特殊贡献奖”等。创作作品《人》获“虎门杯”广东省第24届摄影展览“本土摄影奖” 银奖;《寻梦长安电子厂?女工》获“中国人?中国梦摄影艺术展”优秀奖,并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个人展览“筑梦——东莞长安女工的故事”受全国妇联邀请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
黄晓丽长期扎根群众生活与生产一线开展文化服务与摄影创作,擅长人物、民俗风情、人文写实摄影,热衷并善于在平凡中挖掘人性的真善美。她始终秉承“文艺创作源于生活、服务社会”的理念,认为摄影是美的事物投影于内心的印证,执着于用镜头发掘寻常百姓生活中最真实、朴素的温暖力量,用丰富细腻的女性摄影语言诠释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