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美麗漁村守護者

韓 玉 蒲冰梅
2020年04月28日13: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小岞鎮惠女灣海邊,清晨,惠女抬大船准備出海。

  林祖賢攝

  梅聯村村民參與撿拾活動。

  漁村村民參與垃圾分類互動游戲。

  梅聯村的孩子們。

  黃婉華攝

  撿拾活動現場。

  碧歐泉供圖

  減少塑料污染是實現清潔海洋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地帶動漁民參與社區環境治理,《海南省塑料垃圾撿拾及社區扶植項目》的組織者在三亞市海棠區藤海村、天涯區西島村和崖州區梅聯村,資助貧困漁民撿拾社區海灘垃圾,在增加漁民經濟收入的同時加強其環保意識,使他們成為海洋環境守護者。

  梅聯村的故事

  剛過谷雨,海南三亞梅聯村已是夏天的溫度。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往日游人如織的角頭灣海灘游客並不多,但60歲的陳垂躍仍像往常一樣,和村裡幾個漁民走向海灘撿拾垃圾。按照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工作人員的要求,他們把撿拾的垃圾分類、稱重,再集中到指定的垃圾收集點,等候區裡環衛車拉走。

  老陳雖已近60歲,仍是七口之家的頂梁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桂萬光推薦老陳參加了《海南省塑料垃圾撿拾及社區扶植項目》角頭灣段淨灘工作。每月從項目經費中支付給老陳一些補貼。

  《海南省塑料垃圾撿拾及社區扶植項目》是由深圳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碧歐泉Water Lovers項目和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共同實施的海洋環保公益項目,旨在帶動當地漁民積極參與到社區環境治理中。

  老陳對參加公益項目非常感激,做起事來格外認真。打了一輩子魚的老陳對海洋有深厚的情感,即使不是撿拾工作日,也會去海邊主動撿垃圾。愛護環境,守護海洋已成為老陳和梅聯村村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2013年,桂萬光帶領村委會與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共同在梅聯村探索了一條通過漁村環境綜合治理減少海洋污染、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同時為漁民增收的道路。2019年7月,他們再次爭取到《海南省塑料垃圾撿拾及社區扶植項目》。

  梅聯村積極推廣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說服村民放棄密網捕魚,為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帶動村裡轉產轉型,村裡減少了30多艘漁船,引入生態康養旅游項目,轉型建起了200多家漁村民宿。梅聯村人年均收入由原來的4000元/人,增加至2018年底的7200元/人。

  經過不懈努力,梅聯村村民如今已擺脫了出海打魚、外出打工的單一生活模式,逐步走上了一條有南海特色的漁村綠色經營之路。

  共同呵護蔚藍

  性子有些風風火火的韓艷玲是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的管理人員,她還是海洋保護公益項目的負責人。為了落實好項目目標,韓艷玲和同事逐一到村委會推薦的每戶貧困漁民家中走訪。韓艷玲還和協會專家、工作人員一起,手把手教漁民如何做垃圾識別和分類。他們不僅對項目定期跟進,還不定期抽查,看項目是否按既定計劃落實到位。

  《海南省塑料垃圾撿拾及社區扶植項目》於2019年7月正式啟動,為期一年,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項目組經過調研,選取了三亞市海棠區藤海村、天涯區西島村和崖州區梅聯村三個漁村海灘為三個撿拾點。在村委的推薦和工作人員走訪調查后,項目組在每個村各選了5位貧困漁民參與撿拾工作。15位漁民每月8次對各村3公裡長海岸線上的垃圾進行撿拾、統計,前后持續4個月。

  韓艷玲告訴筆者,項目實施以來,他們對每一個環節都嚴格管控,確保按既定計劃實施。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從會長到普通職員,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中,時刻與身邊人分享海洋保護的重要性,宣傳塑料垃圾對海洋、人類的危害,呼吁人們以低碳、綠色的方式生活。

  經過4個月撿拾,共清理海灘垃圾50337件4346.96千克,其中塑料垃圾42337件,重2870.41千克。垃圾主要為漁網、魚線、魚繩、游客游玩期間丟棄的礦泉水瓶、飲料瓶、塑料包裝袋等。

(責編:單芳、陳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