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向著光明的方向——尋訪金沙江畔紅色印記【4】

【查看原圖】

這是7月21日在昆明祿勸皎平渡拍攝的當年參與渡江船工的徒弟毛洪銀。新華社記者 吳壯 攝

大后援——軍民團結如一人

紅軍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站在皎平渡口,金沙江從腳下滔滔流過。據當地人說,金沙江自古以來水情復雜,水面下經常會有不可測的情況,這才有了“金沙自古不夜渡”的說法。

當年紅軍進入雲南后的一個重要戰略目標,就是渡過金沙江,“過江則存,過江則勝”。回望那7個晝夜,沒有37名船工的冒死連夜擺渡,就沒有那場渡江的勝利。

1935年5月2日子夜,紅軍渡江先遣隊率先抵達皎平渡口,找到船工張朝壽,經過宣傳和溝通,張朝壽答應找人幫助紅軍渡江。先遣隊在渡口南岸用繳獲的2艘木船渡過前衛連,消滅江北岸守敵,奪取了敵人的稅卡厘金局。隨后,在當地船工的幫助下,在北岸和上游魯車渡找到敵方未燒毀的4艘船。5月3日,中央縱隊開始從皎平渡口渡江。

“在紅軍來的幾天前,大家就知道會有很多人從這裡經過,但不知道是好是壞,就把這些船全部藏起來。紅軍當時找到張朝壽把情況一講,他心裡就覺得很高興,馬上就把這附近會劃船的人都叫來了。這些船工都是窮苦人,紅軍對他們很客氣,很關照他們。”

【1】【2】【3】【4】【5】
  2019年07月26日09:34
(責編:李昊航(實習)、陳悅)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