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生活【2】

【查看原图】
10月28日,在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越城镇城北感恩社区附近的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易地扶贫搬迁到此的居民接受缝制服装的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他们将在此正式上岗工作。据介绍,这里的熟练工人每天可以挣200元左右的报酬。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10月28日,在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越城镇城北感恩社区附近的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易地扶贫搬迁到此的居民接受缝制服装的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他们将在此正式上岗工作。据介绍,这里的熟练工人每天可以挣200元左右的报酬。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来源:新华社  2022年11月02日08:50

10月27日,在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南坪社区的彝绣工坊,易地扶贫搬迁到此的妇女在交流彝绣技艺。这个彝绣工坊有100多名绣娘,依照订单制作彝族传统服饰制品,绣娘们在此灵活就业,既能为家庭增收,又方便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每年可增收数千至上万元。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17个县市中11个民族聚居县曾经均为深度贫困县,曾有贫困村2072个。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凉山州脱贫攻坚“头号工程”,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全住房超过7万套,同步完善配套设施,超过35万群众搬入新居,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变。

如今,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里,人们的居住、就学、就医等条件均得到显著改善,当地不断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通过在安置点或周边地区建设“扶贫车间”“扶贫基地”、组织劳务输出等方式,帮助安置点群众就近务工就业,确保人们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责编:陈悦、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