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的讲话精神。在全国两会闭幕后,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号召广大女摄影家兴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全国两会精神上来。与此同时,协会将继续推出“聚焦‘巾帼建设者’系列公益活动”专题,将镜头对准活跃在大国重器、中国建桥、中国高铁、中国隧道等重大工程项目一线的杰出女性建设者,对她们进行点对点跟踪拍摄深入报道,用影像讲述当代巾帼英雄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人生故事,展现她们在各自领域发挥所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她,净骨清瘦,神娟韵秀,三分聘婷,七分干练。可这位皮肤白皙,说话和气的女子心中却有个了不起的志向:让中国隧道技术在国际隧道界占有一席之地。她,就是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副主席,被称作“隧道女神”的严金秀。
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是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的国际性学术组织。2016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42届会员国大会上,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严金秀当选为该协会副主席,成了首位当选ITA副主席的中国女性。从大学毕业进入隧道行业,到获得国际隧道界的认可和信任,现年54岁的严金秀用了30多年。
严格说,这是我摄影史上最艰苦的一次拍摄。一天半的时间里,我跟着严金秀等建设者们徒步上下了3个竖井总长达130米(相当于43层楼高),钻了数百米坑坑洼洼的隧洞,淌过了若干条泥泞不堪的沟渠。狼狈中,我早已顾不得自己拍摄的形象;弱光下,所有惯用的炫技伎俩均无从施展。拍摄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形式的摆拍,甚至都来不及支起三脚架,因为建设者的行程总是紧凑,建设者的脚步总是仓促。相处的过程中,有种异样的情感直达胸臆,这一刻,我只想真实的去记录,因为感其不易则心生共情,知其伟大故尊其身。国之崛起,有大国铸器亦有开天辟地!
刚下车,尚不及寒暄,严金秀便与施工单位探讨起了竖井下大断面区间隧道面临的问题。在下井前的研讨会上,严金秀用流利的英语与专程从挪威赶来的前ITA主席艾纳.布洛克探讨交流。在中国隧道尚不发达的80、90年代,如果想接触更尖端的“舶来主义”,首先要攻克的便是英语关。本土院校出身的严金秀凭着不服输的狠劲业余自学,一个个的攻关专业词汇,并力争为行业性会议多做服务,终于成就了今天“全易通”。当中国已经成为隧道大国的时候,她又在盘算着如何把“舶进来”变成“走出去”。说出这信念的时候,严金秀的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和眼神有着不可置疑的笃定。
下井前,严金秀指着竖井的当前深度,向年近80岁的国际隧道协会前主席艾纳.布洛克先生贴心提醒。这竖井是隧道与外界连接的唯一通道,这样一条狭长的步梯,严金秀走了整整三十年。为了实地勘验现场地质情况,再陡峭的岩壁也能爬,再泥泞的坑洼也得下。80岁的布洛克老人一再婉拒小伙子们的搀扶,正色道“I can”(我能行)。面对这两位年纪可以分别被我称之阿姨跟爷爷的人,举着相机的我氤氲了眼眶。
在昏暗的隧道里,严金秀用手电照亮着岩壁,与艾纳讨论复杂的地质状况和应对措施,而他们提出的咨询建议和完成的科研成果,将解决当前隧道施工遇到的一些难题,照亮地铁前进的方向。
隧道行业是个充满男性视角的行业,许多隧道施工现场禁忌女性进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严金秀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们说:“隧道的保护神芭芭拉可是女神哦,怎么能不让女性进入呢?”凭着过硬的学术造诣,她总能让禁忌不攻自破。这次身临其境,隐约听见两名工人在对话“喏,来了一个不算,这次还来俩。”跟在严总后面,我笑了,那是藏不住的得意感。
“您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慈祥”临别时,我握着严金秀的手不知怎么就冒出这样一句话,她笑了,她说“我的婆婆才是最慈祥的人,我跟她感情很深,跟她待久了,或许就变成了跟她一样的人。”这句话我无法忘怀,我想,这便是传说中榜样力量的最好诠释吧。
拍摄的过程中,她总是指向那些默默无闻、甚至在粉尘中根本看不清脸的监测工程师对我说,请给他们多拍一些,他们才是最辛苦的人。于是,有了镜头下,这些最可爱的隧道监测工程师,或许这些无名英雄留给我们更多的只是背影。
换上便装的严金秀向我走来。“您真漂亮!”我由衷的说,这句称赞无关于容貌。这种美来自气度与修养,是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液里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那是羸弱身躯下暗藏的把安全、优质、环保的中国隧道技术推向世界的决心。撰文/摄影:卢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