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摄影家协会聚焦“巾帼建设者”系列公益活动专题——王丽【2】

【查看原图】
2.2010年,王丽被评为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劳动模范。(朱晓晨摄影)
2.2010年,王丽被评为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劳动模范。(朱晓晨摄影)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的讲话精神。在全国两会闭幕后,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号召广大女摄影家兴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全国两会精神上来。与此同时,协会将继续推出“聚焦‘巾帼建设者’系列公益活动”专题,将镜头对准活跃在大国重器、中国建桥、中国高铁、中国隧道等重大工程项目一线的杰出女性建设者,对她们进行点对点跟踪拍摄深入报道,用影像讲述当代巾帼英雄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人生故事,展现她们在各自领域发挥所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王丽,现年48岁,中国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建筑公司制造分公司质量管理部质管员,高级技师。1999年,她被评选为中铁四局“三八”红旗手,2000年参加中铁四局电焊工技术比武获全局第一名,多年被推选评为中铁四局七公司“三八”红旗手和职工代表。2004年,被评为中铁四局劳动模范。2005年荣获安徽省十佳女职工标兵称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被评为中铁股份总公司先进女职工,2010年被评为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劳动模范。作为一名女同志,王丽始终自强不息,勇挑重担,巾帼不让须眉,她带头搞好技术革新等工作,为企业提高工效和创造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

积极搞好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益和工效

多年来,在中铁四局钢结构建筑公司制造分公司车间任务量一直饱和的情况下,王丽针对各工程特点坚持开展技术攻关,提高工效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前,供气割用的可燃气体一直用乙炔气,乙炔是一种具有爆炸性的危险气体,细心的王丽在工作中发现,乙炔与丙烷气相比,丙烷气显出更多优点:丙烷气用于气割时金属预热时间稍长,易于保证切割质量,而且割口光洁、不渗碳、质量较好,尤其是在切割厚板时其优点更为突出。为了确保重钢构件的质量,王丽建议:在切割厚钢板时使用丙烷气体。她带领技术革新小组成功的完成了烟大轮渡栈桥工程重钢构件的切割和焊接工艺,同时,她还就此针对两台多头火焰切割机进行了改造并获得成功,大大降低了成本,切割质量也得到提高。为了保证进度,保证檩条制作质量,王丽反复研究工艺要求,仔细琢磨,精心制作出一套合理的胎具,这极大地简化了檩条的下料、拼装、点焊,直至最后校正的工作程序,她全局把握,倾注心血,细心监督每一道工序的日常进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了产品质量。

端头板校正以及型H钢扭曲校正一直是车间制作加工的难题,王丽集思广义,多方请教能工巧将,攻破了这一难关,制作生产的山西格芙兰新建车间H型钢端头板和北京成品平面度以及H型钢旁弯、扭曲均符合了规范要求。

埋弧焊是车间制作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原来车间使用成卷的埋弧焊丝焊接时要安排一名普工送丝,费工费时,王丽积极与物资部联系改用成盘的埋弧焊丝,并制作了送丝架,效果显著,节约了工时。近年来,她对下料机、组立机、埋弧焊等一系列技术进行了革新和改造,提高工效20多倍,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为公司节省资金200余万元,并确保各项工程按期、优质完成任务。

施工生产是能手,焊接、探伤工作两手抓

在工程质量方面,王丽牢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带领全班职工在整个设计、制作、安装工艺流程中,集思广益,大胆探索,采用1:1放样,多次向设计挑战,优化制作和安装方案。车间承接的无站台柱雨棚工程,由于客流较大,雨棚双立柱的平行度和垂直度直接影响雨棚质量和外观美感。为了确保产品标准,她带领车间全体职工昼夜攻关,采取了双立柱在工作平台上平行组对,并制作了统一的模具,严防该工程近百对立柱的纵向和水平移动,形成了批量生产,一次焊接成形,确保了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王丽的工作处在整个钢构加工制作的前沿位置,关系着所有构件的质量和进度。她负责接板,而接板的方法和配料,又关系着料损。她便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从早到晚高度集中注意力。因为她知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高效益才能谋发展。同时,节约材料对企业也是一项巨大财富。在施工阜阳华润电厂工程时,她一直很担心,重钢工艺是第一次着手干,焊接质量要求高,能否达到技术标准要求,心中没有把握。她结合以前的工作经验,细心分析,认真思考,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当遇到困难时,翻阅资料,和同事讨论,直到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她负责的工作量大,人手又紧,为了使整体工作能顺利进行,便从划线开始,气割、打磨、焊接样样动手,处处争先,加班加点,从不叫苦。在班组工作中,她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焊工技师,对班长下达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积极配合全班人员,把工作做的有章有序,有条不紊。在工作中,争做苦活、累活、脏活,同时还主动发扬老员工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整个班凝结在一起,成为一个作风顽强、不怕苦、不怕累、战斗力强的团体。

2006年,她在制造分公司开始从事探伤工作,并且一如既往的边学边干。探伤这道工序在整个制作流程中极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构件的焊缝质量和进度的控制。在近几年车间生产中,她针对各构件的特点、材质、厚度坚持“一探一记”,一是为自己的工作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二是为了能及时处理探伤中所遇到的重难点。提高了构件探伤工效,加快了整个构件发运速度。工期紧张时,她主动向领导汇报,要求驻厂紧盯构件的焊接工序,确保在适当休息的同时,能随叫随到,及时对焊缝进行探伤,不耽误构件发运时间。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该站所有构件及时完成并发往现场,为该工程拼抢工期和确保质量做出了贡献,该项工程被评为中国建筑结构金奖和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她的突出贡献也受到好评。

作为质量检测中的技术骨干,王丽在工作中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手工劳动。通过多年从事的电焊工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探伤工作的深入认识,她开动思维,积极思索,根据不同工程构件的制作特点,琢磨出一套确保焊缝质量达标的方法。2009年公司承接了东陵东站网架工程、上海虹桥站无柱雨棚工程,工程网架杆件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制作出来的杆件管壁薄,经过电焊所留下的焊缝探伤难度极大,为了保证工程网架杆件能及时发运到现场,她每天对所需工作进行梳理和安排,确保每天加工的杆件都能及时探伤,并且在探伤过程中做好杆件记录,提醒生产部把探伤过的杆件和未探伤的杆件分开放,既保证了加工质量,又不容易造成混乱,提高了工作效率。

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默默奉献,经济效益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她发挥主观能动性,迎难而上,全面探伤监测,严把质量大关,一丝不苟,绝不放弃任何焊接质量缺陷,成为生产一线的质量守护者。

 

朱晓晨

朱晓晨,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就职于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其摄影作品先后获得在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摄影艺术展览优秀奖、安徽省第十八届摄影艺术展览记录类优秀奖、“新国企,中国梦”影像大赛优秀奖等奖项,并刊登于《中国摄影报》等媒体。

分享到:
(责编:陈悦、单芳)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