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蚊子战士”飞向全球防疫前线

【查看原图】

  科研人员在“蚊子工厂”成虫饲养区查看蚊子的生长情况(6月16日摄)。

  在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有一家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蚊子工厂”,每周,这里能产出500万只被称为“蚊子战士”的“绝育雄蚊”——体内带有沃尔巴克氏体的白纹伊蚊雄蚊。“绝育雄蚊”与自然环境中的雌蚊交配后,所产下的卵无法发育成幼蚊,可以用来抗击登革热、寨卡病毒的传播。

  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是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蚊媒传播疾病。目前,寨卡和登革热疫苗都还处于研发阶段,而依赖化学杀虫剂的传统方法容易对生态造成破坏。“蚊子战士”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农药,既能有效抑制蚊媒数量,又不影响环境,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认可。中山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奚志勇说:“降低蚊媒数量是目前压制寨卡和登革热疫情最直接的手段。”

  据了解。目前,奚志勇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包括美国国际开发署、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组织合作,不仅在墨西哥设立了与广州类似的“蚊子工厂”,还将“以蚊治蚊”相关技术输出到了巴西、秘鲁、泰国、斯里兰卡、牙买加、开曼群岛等国家和地区。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1】【2】【3】【4】【5】
来源:新华社  2017年06月30日08:44
(责编:翁奇羽、单芳)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