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古籍 賡續文脈

國家圖書館,工作人員在修復破損古籍書葉中縫。

國家圖書館,工作人員在修復破損古籍書葉中縫。

北京首屆國際非遺周上,天津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正在展示國家級非遺項目——裝裱修復技藝(天津古籍修復技藝)。

北京首屆國際非遺周上,天津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正在展示國家級非遺項目——裝裱修復技藝(天津古籍修復技藝)。

首都圖書館,工作人員在給古籍書葉清洗脫酸。

首都圖書館,工作人員在給古籍書葉清洗脫酸。

山西省圖書館,來自國家圖書館的古籍修復專家劉建明(右二)在給該省第一期古籍修復培訓班的學員們講解古籍修復技巧。

山西省圖書館,來自國家圖書館的古籍修復專家劉建明(右二)在給該省第一期古籍修復培訓班的學員們講解古籍修復技巧。

國家圖書館,觀眾在“同心護珍寶 聚力續華章——‘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成果展”上駐足觀看。

國家圖書館,觀眾在“同心護珍寶 聚力續華章——‘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成果展”上駐足觀看。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工作人員正在清點原大仿真影印本《四庫全書》。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工作人員正在清點原大仿真影印本《四庫全書》。

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工作人員正在將古籍進行數字化處理。

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工作人員正在將古籍進行數字化處理。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工作人員在雕版庫房內巡查。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工作人員在雕版庫房內巡查。

安徽省涇縣三希堂線裝文化園,工人正在原大影印摛藻堂本《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生產線上忙碌。

安徽省涇縣三希堂線裝文化園,工人正在原大影印摛藻堂本《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生產線上忙碌。

作為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古籍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深邃智慧,是國家和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基石和心靈寄托。推動古籍的保護傳承,不僅可以保存歷史記憶、賡續中華文脈,更能讓古之精華為今所用,對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多年來,我國古籍保護工作持續開展,碩果累累:依托12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古籍修復總量超過385萬葉﹔國家圖書館、天津圖書館、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等機構的古籍修復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國家圖書館建設的“中華古籍資源庫”平台已累計發布古籍及特藏數字資源超10.3萬部(件),實現免登錄在線閱覽,並聯合39家古籍收藏單位在線開放共享古籍數字資源超過2.8萬部(件),極大滿足了社會公眾對古籍資源的利用需求。

盛世修文。在北京大學,剛剛完成《儒藏》工程“精華編”中國部分整理出版的學者們又埋首古籍,開始新一階段的工作﹔在山東大學,“全球漢籍合璧工程”團隊的成員們正在為讓古籍“回家”而多方聯系﹔在安徽涇縣三希堂線裝文化園,工人正在古籍再版生產線上忙碌﹔在山西省圖書館,來自國家圖書館的古籍修復專家劉建明在給該省第一期古籍修復培訓班的學員們講解古籍修復技巧﹔在內蒙古圖書館,工作人員正在將館藏古籍進行數字化處理……

通過修復、再版和數字化等方式,古籍在新時代獲得了新的生命。

本報記者 陳 斌攝影報道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20日 第 09 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3年12月20日14:17
(責編:單芳、劉軍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