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母愛譜寫文明家庭之歌【14】

【查看原圖】
14.劉敦謙家庭榮譽牆(江遠新攝影)
14.劉敦謙家庭榮譽牆(江遠新攝影)

【編前語】 人民日報農歷大年初一在頭版發表評論員文章《千家萬戶好,國家才能好》指出,“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共產黨員,是一面旗幟,無論在社會上,還是在家庭中。

武漢有一位普通卻不平凡的黨員——劉敦謙,她用母愛譜寫文明家庭之歌。

今年72歲的劉敦謙,有52年黨齡,她老伴也是一名老共產黨員。他們用堅強而無私的愛,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挫折,精心培養殘疾兒孫。將聾啞兒子甘雲山,培養成為一名特教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湖北省最美一線職工、“武漢精神”踐行者、武漢市學雷鋒標兵。

春節前夕,劉敦謙家庭榮膺湖北省首屆文明家庭光榮稱號。

光環的背后,是劉敦謙超出常人的堅韌與付出。

劉敦謙的兒子甘雲山,先天失聰。孫子甘宏安,也患有聾啞症。一家三代,兩代聾啞殘疾。命運打擊雖然接接踵而至,劉敦謙卻“不嫌棄,不放棄”,用陽光與樂觀的心態坦然笑對生活的不幸。

劉敦謙家的客廳如同窄窄的走廊,一頭是歺廳兼客廳,長條歺桌緊靠牆壁,所剩空間免強能夠容人雙向走動。另一頭當做一間書房兼臥室。一架上下鋪收拾得井井有條,劉敦謙兒子甘雲山就在這裡學習、活動、成長、成才。

陋室雖小,卻文化氣息濃郁,正能量滿滿。劉敦謙老伴喜歡書法和繪畫,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兒孫。

劉敦謙夫婦常常教育兒子、孫子,要學會感恩,要熱心參與公益活動,熱心幫助有困難的人。

現年45歲的兒子甘雲山,傳承著樂善好施的家風。他在武漢市第一聾校工作,多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教學上,用無聲的愛滋潤著學生的心田。

被稱為“無聲園丁”的甘雲山,結合聾啞學生特點編寫特教教材,潛心教導、悉心幫助200多名聾生圓了大學夢。

與此同時,在教育部、中殘聯舉辦的美術大賽中,甘雲山輔導的學生作品獲湖北唯一金獎。在省級比賽中,他輔導的學生獲獎50多項,他自己13次被評為優秀指導老師。

近年來,甘雲山被硚口區推薦為“立榜揚德、見賢思齊武漢精神踐行者”,光榮上了《長江日報》先鋒榜單。

劉敦謙對待孫子既當奶奶又當媽,教育關懷無微不至。培養先天失聰的孫子甘宏安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光榮加入了共青團。

在武漢市第一聾校周邊,住著許多外地來漢陪讀的聾生家長,他們大多數家庭經濟條件不寬裕。劉敦謙認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她經常拿出自家省吃儉用的錢資助他們。近幾年來,她已經先后捐出洗衣機、熱水器、自行車、手機、煤氣罐、煤氣灶、電飯煲、席夢思、棉絮、櫃子、茶幾、書架、臉盆等許多生活用品,以及舊衣物等百余件。(江遠新)

分享到:
(責編:陳悅、單芳)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