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已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響亮明片,高鐵運營裡程也在2.5萬公裡的基礎上不斷翻新,作為高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鐵箱梁是如何制作的?近日,記者來到了合肥至安慶高鐵中鐵一局物貿公司舒城東制梁場。
900噸箱梁現場預制是中國高鐵建設者在施工領域的創舉,打破了以前鐵路橋梁在固定區域企業生產的格局。十多年來,中鐵一局物貿公司先后在京滬高鐵,寶蘭客專、蘭新高鐵等“八縱八橫”中的56條高速鐵路建設中預制箱梁2萬余跨,佔全國制梁十分之一,被譽為高鐵箱梁制造“國家隊”。
這是一座專業化、工廠化、機械化、信息化的智能型箱梁預制場。佔地約230畝,分生產區、試驗室、料庫、鋼筋加工車間、混凝土拌合站、生活辦公區等。
“我們自2017年1月1日開始建場,一切以高鐵速度來衡量,在系統策劃的基礎上,一個多月完成建場並生產出首跨重達900噸的箱梁!”項目經理李巍自豪地說。
合肥至安慶高鐵全長161公裡。物貿公司承擔697跨箱梁預制任務。首次進入安徽高鐵市場, 市場競爭激烈,物貿公司總經理陳強說:“我們從合安高鐵舒城東梁場開始,通過吸收、創新、超越、持續引領,把高鐵制梁向更高的品質提升!”
舒城東制梁場基本實現“機械化、智能化”,大量採用數控自動化設備減少人工制作誤差,各類鋼筋加工、張拉、混凝土攪拌、梁體養護等工序實現機械自動化。項目總工李玉龍介紹:“我們自行研發的全自動噴淋養護系統,在梁體表面安裝感應探頭,隨時監控溫濕度,自動噴淋實現上、下、左、右全覆蓋,箱梁預制效果顏色一致,光潔圓順﹔操作人員通過手機APP隨時隨地操控,使箱梁得到全面、系統養護。”
無線Wifi網絡覆蓋生產生活區,監控系統遍布梁場每個角落,監理、業主也可以通過視頻了解現場生產的所有細節﹔“我們還為每一跨梁建立數據庫,做到了質量、安全全面可追溯性。”李巍補充道。
為了保証箱梁的整體質量,不惜“舍近求遠”從600公裡外的江西選擇合格的母岩,進場后的石材、砂子,皆要如“淘米做飯”一樣再進一步清洗、篩分和檢測。雙機180型的混凝土拌合站全封閉管理,攪拌過程採用最佳配合比數據,全過程計算機操控,確保混凝土攪拌質量精准無誤。
“箱梁實體質量絕不能有一毫差錯”。黨委書記韓學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