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北到華北:一個中國軍人的歷史抉擇【7】

【查看原圖】
張學良贈給呂正操將軍的親筆手書。這首詩是張學良將軍1958年舊作《竭延平祠》 ,表達了希望台灣回歸祖國的心願。
張學良贈給呂正操將軍的親筆手書。這首詩是張學良將軍1958年舊作《竭延平祠》 ,表達了希望台灣回歸祖國的心願。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2017年09月13日13:56

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八十周年,由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主辦的“從東北到華北:一個中國軍人的歷史抉擇”主題展覽於9月12日在中國攝影展覽館正式開幕。此次展覽以共和國開國上將、原東北軍將領呂正操投身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光輝歷程為主線,通過圖像史料、檔案文獻等珍貴資料,向廣大觀眾生動再現了呂正操從東北軍愛國軍官到共產黨抗日將領的成長過程,為人們講述了一代抗日名將的傳奇往事。

本次展覽主要包括三大主題內容,分別展示了呂正操的早年成長經歷、領導東北軍部隊改編為共產黨抗日武裝的過程,及其在華北御侮抗戰中的突出功績。秉承“國際視野下的中國抗日戰爭”主題,展覽內容突出史料的獨家性、准確性、多元性。展出的250余幅歷史圖片和文字資料主要來源於美國國家檔案館、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等海內外7家文獻典藏機構,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除了來自呂正操將軍、著名攝影家石少華等家庭后代珍藏的一手圖像資料在此次展覽中展出以外,還有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的攝影師或軍人所拍攝的影像,其中很多是首次對公眾亮相。

史料顯示,呂正操將軍於1904年出生在遼寧海城唐王山后村,從小就對在中國東北橫行霸道的日本軍隊深惡痛絕。他曾回憶稱:“南滿鐵路就在山后村西經過,我們家的菜地緊挨著鐵路。鄉親們到村西種地,經過鐵路時常常挨日本人的打罵。”1922年,呂正操加入張學良、郭鬆齡領導的衛隊旅,1923年成為東北講武堂第五期學員。1933年3月他參加了熱河抗戰,之后在易縣結識了黃顯聲將軍和中共地下黨員劉瀾波,深受其影響。1934年春,呂正操帶領東北軍647團保衛北平城防,通過軍事演習熟悉了周邊地形、民俗和地方武裝,為今后留在華北平原抗擊日本侵略者做准備。西安事變之后,作為東北軍691團的團長,呂正操於1937年5月4日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7年10月,經中共地下黨的批准,呂正操毅然決然脫離了潰不成軍的國軍,帶領兩個營的兵力留在冀中打游擊,打響了梅花鎮戰役,殲滅大批日軍。開拔到小樵鎮后,呂正操率領691團改編為人民自衛軍,並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迅速發展到近十萬兵力,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創了冀中平原根據地。

冀中游擊戰爭的成功開展為中國人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開辟了勝利的道路。1938年4月,聶榮臻司令向黨中央匯報河北山東平原游擊戰的情況,毛主席當即決定把主力部隊派到華北,大力推動平原游擊戰﹔同年5月,毛澤東發表了《抗日游擊戰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兩篇不朽的軍事著作,為中共領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指明了方向。與此同時,冀中人民充分發揚集體智慧,開創了地雷戰、地道戰、水上游擊戰等游擊戰術,成功地進行了多次反掃蕩,沉重打擊了侵略者。1943年8月,中央任命呂正操為晉綏軍區司令。在黨中央和西北聯防司令部的有力支持下,晉綏軍區發揮了保衛延安和陝甘寧邊區、連接各解放區的重要作用。

呂正操將軍與張學良的交往歷史是此次展覽的另一大亮點。1936年10月初,呂正操接到張學良命令,從北平到西安金家巷張學良公館擔任臨時內勤服務。此時張學良准備在東北軍裡建立政治工作小組,提高官兵抗日覺悟水平,呂正操是他特意選調的親信之一。而這個臨時調動也讓呂正操成為西安事變的親歷者之一。“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親送蔣介石回南京后被扣押。1984年,張、呂二人首次恢復通信,此后詩作唱和往來不斷。1990年,國民黨當局調整對張學良的“管束”,允許其赴美探親。同年6 月,張學良手書舊作《謁延平祠》贈給呂正操:“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台灣入版圖”,表達了希望台灣回歸祖國的心願。1991年3月,張學良抵美僅兩個多月后,在紐約見到了專程從北京飛來相會的呂正操。讓張、呂二人不曾想到的是,西安一別半世紀,師生再見已是耄耋之年。值得一提的是,張學良被囚禁之后曾至少三次帶話給呂正操:“必之(呂將軍的字號)這條路走對了。” 呂正操的歷史抉擇表達了被蔣介石長期囚禁無法親自參加抗日戰爭的少帥本人的心聲,也足慰郭鬆齡、黃顯聲等東北軍將領的英魂。

以“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為宗旨,此次展覽所公布的史料均經過專業學者的嚴格考証和精心編輯,兼具學術性和觀賞性。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研究中心的“敵后根據地史料數據庫”,為本次展覽的資料搜集提供了便利和保障,而國際知名策展人石志民先生和周鄧燕博士的長期准備、精心考証則使此次展覽錦上添花。此次展覽向公眾免費開放,展期將持續到10月7日。 

分享到:
(責編:陳悅、單芳)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