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不宜生存地”決戰貧困【2】

【查看原圖】
扶貧水櫃分布在七百弄鄉弄雄村村民的房前屋后(3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扶貧水櫃分布在七百弄鄉弄雄村村民的房前屋后(3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來源:新華社  2017年04月25日08:16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轄區內七百弄、板升、雅龍等鄉鎮屬喀斯特地形地貌,嚴重缺水缺土。當地生存環境惡劣,數萬群眾靠水櫃攢雨水供人畜飲用,在石頭縫間“摳”庄稼,不少貧困戶一年中缺糧的時間長達4個月左右。

面對貧困面廣且程度深、經濟發展落后的情況,當地分門別類地推進“造血”項目建設,組織調動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推行水櫃建設、茅草房改造、村道建設,發展七百弄雞、黑山羊、紅水河魚等特色養殖產業,確保貧困群眾早日脫貧。

分享到:
(責編:單芳、陳悅)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