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雍大街焕新记【15】

【查看原图】
在东四北大街东四十二条公交车站,乘客在新设置的“港湾式”公交站等候公交车(5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东四北大街东四十二条公交车站,乘客在新设置的“港湾式”公交站等候公交车(5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崇雍大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中部,南起崇文门,北至雍和宫桥,从北至南依次由雍和宫大街、东四北大街、东四南大街、东单北大街4条首尾相连的大街串连而成,全长5.2公里。自元代以来,这里既是京城通衢要道,又是商业繁华胜地。大街沿线分布着北新桥、东四、灯市口、东单等北京标志性地名,两侧有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7片历史文化街区。

崇雍大街历史悠久,更新改造前存在建筑杂乱、街道空间不舒适等问题。自2018年开始,北京市东城区对崇雍大街街区环境开展规划设计、整治提升、更新改造等工作。在更新改造中,相关部门拆违“卸妆”做减法,使用传统工艺进行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修旧如旧”;注重“和而不同”、“一家一设计”,由商家自选参与营造,将古风京韵和商业特点相融合。

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崇雍大街细节更新上“做加法”,突出民生改善和功能优化,对沿线居民住房进行保护修缮,推动“慢行优先”“健步悦骑”,拓宽人行步道和街角空间,补充无障碍设施,建设“港湾式”公交站,实现骨干道路功能转型为绿色交通主导……

转风貌、提环境、增品质、调业态,从“街巷整治”到“街区更新”,崇雍大街街区风貌提升了,业态也迎来转型升级,不少商场店铺转型,成了“网红店”“打卡地”,“老街巷”迎来“新生活”。

通过拆违整治、建筑风貌提升、公共空间提升、示范院落提升、交通综合治理等众多举措,崇雍大街街区环境品质得到了全面改善,全线整体恢复了“文风、京韵、大市、银街”的传统风貌。

(责编:陈悦、常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