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印记——中国珍贵文物影像志丨国之瑰宝“中国龙”

【查看原图】
现藏于中国考古博物馆的绿松石龙形器“龙头”特写(2024年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现藏于中国考古博物馆的绿松石龙形器“龙头”特写(2024年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来源:新华社  2024年02月08日15:12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龙的形象灿若繁花,浩如烟海,究竟哪条堪称“中国龙”?

走进毗邻北京城市中轴线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宅兹中国”展区内从天花板倾泻而下的LED灯瀑中,一条蓝色巨龙腾空而起,其下方的展柜内正是被众多专家学者称为“中国龙”的珍贵文物——绿松石龙形器。

2002年,绿松石龙形器出土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3号宫殿南院的一座高等级贵族墓葬中。龙形器出土时位于墓主人身体由肩部至髋骨处,头朝西北,尾向东南。龙身长64.5厘米,距尾部约4厘米处有一镶嵌绿松石条带与龙身垂直,整体器物超过70厘米。龙形器由2000余片绿松石片组合而成,用黏合剂固定在一个长条形的托座上(已腐朽)。巨头蜷尾,龙身曲伏,龙身中段有一饰有凸弦纹的铜铃,铃内有玉质铃舌。

“龙旂(旗)阳阳,和铃央央”,《诗经》中关于祭祀场景的描写,与绿松石龙形器、铜铃共存的情况颇为契合,引发学者对这件器物用途的比较和猜想。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主任杨硕介绍,龙在中国古代既是整个民族膜拜的神灵,也是帝王的象征,有专家推测绿松石龙形器是作为权杖的龙牌,或为被后世称作“瑞圭”的礼器;也有观点认为这位墓主人有可能是夏王朝负责祭祀图腾神物的御龙氏,以绿松石龙形器为形象的龙旗和铜铃的固定搭配,应是祭祀场合中使用的仪仗器具。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早期一件名为“何尊”的青铜器上,其铭文将包括偃师在内的洛阳平原称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

距今3800年前后,以偃师二里头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核心文化和广域王权国家。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开展,结合文献记载、碳14测年,天文学推算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二里头文化主体为夏文化的观点已被多数人所接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海涛介绍,二里头核心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由之前满天星斗、多元并存的邦国时代,进入以中原地区主导、一体化发展的王国时代,拉开了夏商周礼乐文明、王朝文明的序幕,具有划时代意义。

龙图腾崇拜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自新石器时代至今一脉相承。 “二里头遗址的龙文化继承了中原龙山时代的龙文化并有了新的发展,对之后的商文化有重要影响,夏代龙文化在中国龙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是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源头之一”, 杨硕说。

绿松石龙形器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

巨大的龙头以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额面中脊和鼻梁,绿松石质蒜头状鼻端硕大醒目,眼眶中以顶面弧凸的圆饼形白玉为睛。龙身由多个菱形单元拼接构成长条形身体,龙脊中线处两侧的饰片进行了倒角处理,形成棱角分明的脊背线条。每一片饰片均经过精细打磨,大小2-9毫米不等,厚度仅1毫米左右,像鳞片一样连续分布于全身。

出于研究展示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对绿松石龙形器进行了1:1的仿制。“复制过程让我们认识到,它经历了精密的前期设计和漫长的制作过程,纹饰组合方式和拼接方式显示出二里头先民高雅的审美水准”,参与文物科研复制工作的该所原文物保护中心实验室考古部技术人员周琪回忆起当年工作时感叹不已。

如今,这件高精度的绿松石龙形器复制品摆放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重要展位,向游客展示它的风彩。

日月经天,岁月流转,中华文明绵延不绝。龙,与文明共生,与历史同游,与中国同兴,是维系华夏儿女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编:陈悦、刘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