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地引来稻花香——辽宁彰武沙化土地治理见闻

【查看原图】
王炳军在操作灌溉稻田的设备水阀(2022年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乙杰 摄
王炳军在操作灌溉稻田的设备水阀(2022年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乙杰 摄
来源:新华社  2022年09月25日10:32

科尔沁沙地南缘,辽西北小城阜新市彰武县,茂密的防护林外,一侧是顺风疾下的风沙,一侧则是蜿蜒伸展的柳河,沿岸农田内,金黄色的水稻颗粒饱满,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沙边上种水稻,这是68岁的王炳军想都不敢想的事。他所在的彰武县大冷镇上三家子村,是出了名的沙土地。每到冬春时节,风沙一夜之间便可侵袭万亩田地,人们待在家里不敢出门。

2020年,辽宁省水资源管理集团启动了计划总投资26.5亿元的柳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以期通过“以水含沙”进行“旱改水”,锁住科尔沁沙地南移的脚步、减少柳河河水中泥沙含量。

要将种玉米的沙地改造成种水稻的水田,消息一出,反而引来村民们的质疑声。“以前连玉米都种不好,风沙一来,人都得追着苗跑。”王炳军说,那段时间,镇里、村里来了很多干部,挨家挨户地做工作。

仔细听后,他才明白,“旱改水”是先建堤防,减少柳河水里的泥沙含量,再利用管道引入富余的水资源,建成稻田湿地,逐渐留茬固沙,改善耕地沙化问题。再三考虑下,他才决定把自家地承包出去。

2021年初,旱田改水田一期工程正式开工。1万多亩农田内,随着田间水渠、矩形槽的铺设,逐渐形成了一块块规整连片的水田。5月,上游闹德海水库的水源被引入,旱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泡田。

可建水田容易,种水稻却难。因为彰武县土地沙化严重,保水保肥难,育苗生长迟缓。当地政府又找来了辽宁省农科院专家,经过反复研究与实践,提出沙地育苗新策略,将85栋水稻育苗大棚分为6批,按照秧龄陆续移栽下田。

从那开始,王炳军每天都要去稻田里走走转转。看着稻田逐渐由绿转黄,闻着随风蔓延的稻花香,喜悦慢慢跃上他的心头。“沙土里种水稻,原来真能成。”

目前,彰武县已完成沙化土地改水田约1万亩,后续还将改造约5万亩的沙地,继续让沙地变绿洲。(新华社记者崔师豪、武江民)

(责编:陈悦、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