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摄影家晓庄倾情回忆:生涯七十载 光影映初心

【查看原图】
1.1951年,晓庄在舟山海防前线。
1.1951年,晓庄在舟山海防前线。

生于1933年的晓庄,早在1950年春就走上了摄影岗位。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女摄影家,既是发展变化的观察者,又是岁月时光的亲历者。晓庄曾任第四届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第一届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第四届、第五届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6年12月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荣誉杯”。2009年9月17日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荣誉证书。

从1952年到1994年,在新华日报社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工作期间,晓庄踏访江苏各地区,拍摄了大量展示各地风土人情和发展成就的照片,作品涉及运河景观、城乡建设、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写实性、专业性、艺术性,其作品均堪称佳作。

2019年10月,晓庄出版《运河两岸有人家》一书,对其镜头下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及其沿线城镇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一次剪影式回顾。本文编选自该书绪言部分,女摄影家晓庄倾情回顾过往,讲述了自己的摄影人生。

女摄影家晓庄倾情回忆:

生涯七十载 光影映初心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培养起来的第一批女摄影记者。并非出身摄影世家的我,怎么也没想到参军后会和摄影结缘,而且会在摄影岗位上干一辈子。在用相机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时光历程,通过图像见证江苏大地历史变化的同时,我也亲身感受到了我国摄影事业的欣欣向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水平低,相机是奢侈品,普通群众根本不知照相为何物。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相机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如今手机摄影的普及,更宣告了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我深感自己落伍,跟不上时代步伐,但依然不忘初心,在边干边学中力争与时代同行,为祖国的摄影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后人留下点记忆。

1950年春,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2军军报——麓水报学习摄影,1952年秋天转业到新华日报社,从当年一个风华正茂的小姑娘到今天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可以说我的新闻摄影事业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步、从新华日报社起步的。我感谢新华日报社对我的教育和培养,使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机会以摄影记者的身份奔走于江苏大地的城市和农村,拍摄了许多难忘的瞬间。离开新华日报社之后,不管是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工作,还是离休后应邀参加摄影活动,我至今从未放下过相机,为此我深感幸运。

1949年3月,我参加了浙东四明山区游击队,解放大军南下后正式参军,安排在22军文工团工作。1950年3月,军部宣传部长张雁寄为麓水报社物色能干暗房工作的人,把我从文工团调到了报社,先学暗房,然后开始学摄影。

我使用的第一台相机是从敌人那里缴获的德国蔡司依康相机,扁扁的,打开皮腔才能伸出镜头。在报社领导给我相机之前,我只见过照相馆照真人像时用过这种木盒带皮腔的笨家伙。那时的我对摄影一无所知,又无专业书籍可供参考,在好奇之余一切只有从零开始,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我初步掌握暗房技术之后,又跟着老记者们学习如何装胶卷、如何屏气按快门、如何调整光圈、如何目测焦距,如此渐渐掌握了摄影的技巧,并在1950年“五四青年节”的部队篮球赛上,拍下了人生第一张照片。

不久,我随22军军部进驻定海,调到文化科继续从事摄影工作,装备有了改善,用上了师部上交的德国135徕卡相机,还能用上改装后的电影胶片。其间,我拍摄的某部战士登船入海准备消灭小股敌人残余部队的场景,还以“海上剿匪”为题发表在部队的《华东战士》画报上。

1952年9月,新华日报社摄影记者邹健东被调往北京新华社,而时值国庆前夕,报社又急需摄影记者完成繁重的报道任务,于是就向《华东战士》画报社求援,请求调一名资深摄影记者前去。然而不知何故,部队竟阴差阳错地把我派到了新华日报社摄影组。当时我仅有两年多的摄影经验,政治条件又只是共青团员,自己尚且感到难以胜任,报社的同事们更抛来质疑的目光。

为了证明自己,获得大家认可,我暗下决心立志要像男同志一样去工作,去经受艰苦的锻炼和磨砺,做一名称职的摄影记者。我经常找机会到农村去摄影,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改造自己。部队的经历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冲锋在前的勇气,无论面对的是洪涝灾害现场、地下煤层坑道还是灼热的炼钢炉,只要能拍到第一手照片,我从未退缩过。

上世纪70年代,我在南通日报社和南通市文化局工作期间,又拍摄了很多反映当地社会风貌的照片。1980年3月,我重返南京,调至江苏人民出版社任摄影组长。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照相机日益普及,江苏作为摄影大省,摄影艺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当时全国的摄影杂志很少,只有权威机构主办的4种刊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鉴于此,我在江苏人民出版社领导高斯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1981年创办了全国性摄影刊物《光与影》并任主编,直到1994年离休。

离休之后,可以有更多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开展自由创作,为此我高兴了一阵子。孰料1996年11月26日,在古镇周庄参加摄影活动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破了我的摄影梦。治疗休养了一年多,1998年夏天,我终于能拄拐下地。车祸之后,一向好动的我迫使自己安下心来整理过去的底片。从1952年到1970年,在新华日报社工作的18年间,我拍摄的绝大部分底片都遗失了,幸而在老同事陈哲、王广林帮助下找回了一部分。

我庆幸自己赶上了高科技发展的新时代,然而人老了只能从头学起。我从2000年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得到了众多影友的热心相帮,特别要感谢我的电脑老师张成军对我手把手的指导,使我能在有生之年学会使用数码产品。底片口袋上详细的文字说明方便了我将它们归类扫描,电脑则提高了我整理资料的效率,助我在面对数以万计的照片时渐渐理出头绪。我在电脑上撰写文稿,拼音记不住,便用手写板笔耕。数码产品为我后来出版图文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目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越发认识到,新闻摄影在今天是新闻,到明天就将成为历史影像,那些老照片都是共和国历史的见证,有必要及时整理出来。2003年,我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图文集《瞬间的回忆》;2011 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红相册:晓庄摄影手记》;2019年3月,又一部图文集《面孔:1950-1980年代》在江苏人民出版社付梓面世;2019年10月,图文集《运河两岸有人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回首过去,不忘初心。今天翻阅这些照片,还是能勾起我对当年的很多回忆,它们是我以镜头记录时代的70年摄影生涯的一个总结,相信可以给读者提供了解历史的新窗口。我很高兴,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影像走近过去的时光,感知新中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文字来源于中国摄影报)

(责编:陈悦、单芳)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