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图片频道>>社会图片

“新基建”硬核赋能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

2020年04月27日16:37 | 来源:中国江苏网
小字号

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王彤 韩飞 记者 丁小玲)4月23-24日,由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中国江苏网承办的“南京新主城 自贸新时代——长三角主流媒体2020南京江北新区采风行”活动在江北新区举行。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来自国内2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组成全媒体采访团,走访了江北新区研创园、中央商务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园区,感受江北新区近五年的新发展、新变化。

把握“芯机遇” 江北新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视频直播、在线授课、5G商用......如今,互联网已然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部智能手机,便有无限可能。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现有的IPv4地址即将消耗殆尽,“下一代互联网”IPv6将迎来大爆发。 

在江北新区的“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内,全球仅有的25个IPv6根服务器之一落户南京,解决了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重大问题。“IPv6的发展,5G的介入,是创新发展、技术应用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IPv6根服务器的落户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打造产业服务平台。”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张兵坦言,依托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可以服务江苏以及全国的企业,为其提供创新交流、合作开发的平台。 

坐落于研创园内的江苏长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半导体产品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公司,生产的产品用于手机、新能源汽车、高铁等各个类型,多款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们的产品很受青睐,华为、中兴、小米等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如果把他们的产品比做房子,我们长晶就是为建房提供窗户、砖头的必备材料。”公司副总经理陈益忠说。

长晶科技落户江北新区仅一年多,就已经见证了这里的飞速变化。“落户时,新建的大厦还空荡荡的,如今企业几乎入驻满了。”陈益忠说。江北新区的产业布局、人才集聚以及政府的政策和服务扶持,助力长晶科技等高科技企业加速腾飞。

作为江北新区的“科技创新核”,研创园区内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研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三大主导产业已逐步形成集聚效应,下一步将加快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布局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加速打造国际化、特色化、专业化的科技新城。

借力创新科技 江北新区打造国际化人文绿城

中央商务区位于江北新区核心区域,处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的重要区位,管辖范围总面积25.4平方公里,是江北新区打造“两城一中心”的“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的主战场。创新优化空间布局、集聚“科技+”产业、构建科技集群、打造智慧服务……站在“创新策源地”——江北新区的“中心舞台”上,南京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自诞生以来,积极探索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记者了解到,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建设已按下“快速键”,项目一期预计2023年完工。未来在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地下将有一个深七层的 “巨无霸 ”地下城。根据规划,地下空间总共分为7层,这里的"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住宅层高,而是将这地下空间划分为7大层次的"层",最深的地方达到了48米。江北新区中心区地下空间事业部工程部负责人张爽爽介绍,地下空间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4.1公顷,将地下商业、综合管廊、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等功能实现互通与整合。可以憧憬的是,未来的江北新区不仅有一处位于地下的舒适现代都市生活新空间,而且地面交通状况也会是全新的模样。 

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已全面运营;红瑞Joslin糖尿病研究治疗中心、哈佛BIDMC国际医院等国际合作项目已达成一致;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伯克利-南京研究中心的前沿创新机构也已落地运营,这些都为构建“医教研”一体化发展的大健康产业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办主任汪冬宁透露,未来五年,中央商务区将继续以 " 创新之城、绿色之城、智慧之城、健康之城、财富之城、开放之城 " 为目标,把特色产业做实、做成功,打造集科技创新、健康医疗、金融商务、文化休闲、多元社交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宜业的国际化示范区。

汇聚智造力量 江北新区打造“新基建”产业高地

随着南京发布“四新”行动,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闻令而动,果断出击,迅速制定行动方案,抢占发展先机,努力打造“新基建”产业高地。园区围绕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特色主导产业,结合新基建建设热点,大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全面提速。 

以中车浦镇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企业产量连年实现倍增,年产城轨车辆达3000辆,轨道交通行业产值接近200亿元,是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的核心板块。2020年初中车浦镇公司更是跻身“高铁朋友圈”,获得国家铁路局颁发的CR300AF型动车组制造许可证,正式进入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制造领域。从“绿皮车”到“绿巨人”,从城际铁轨到复兴高铁,不断刷新的浦镇速度背后,是百年大厂在建设大国重器过程中智造逐步普及、管理日渐精益、产能不断提升的缩影。 

新能源汽车方面,园区依托上汽集团江北新区基地的汽车制造企业及其配套厂商,形成完整的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和服务保障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完整产业链,园区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达15万辆,相关充电桩、新能源电池企业发展提速,已成为全省绿色交通发展重要引领板块。

园区以5G+工业发展为切入点,围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这一重点,加快5G与工业互联网、信息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结合,推进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园区线上平台等智慧园区建设,推动园区制造业向智能化、柔性化、服务化、高端化发展。 

在推动传统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园区围绕新区“两城一中心”产业体系和园区智慧大交通主导产业,不断培育新兴力量发展壮大,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全面起势;积极培育先进智能制造装备、高端医疗器械和金融机具等新兴产业厚植发展动能。同时,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先机,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大力培育智能装备及工业机器人、服务器装备及工业互联网三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这些龙头的辐射驱动,使“新基建”逐步成长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链赋能产业链 江北新区崛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作为南京江北新区“基因之城”建设的核心区,近年来,南京生物药谷聚焦营商环境升级,持续完善管理服务机制;聚力培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产业集群……形成了创新与产业“双链”融合的生态圈,整体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在江北新区崛起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药谷成立不到10年,作为全国600多家生物医药产业园中的‘后来者’,发展之初,面临着资源要素集聚度低,特别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等难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生物药品、医疗器械不多。”药谷相关负责人说,“为解决这一问题,药谷持续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聚力人才引进、院所合作、成果转化。目前,药谷已与七位两院院士团队在脑科学、核医学、细胞治疗领域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合作,九年来累计培育和引进国家高层次人才29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一名,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37名、南京市“345”海外高层次人才四名;拥有博士后工作站两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两家,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九家,研究生工作站14家。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药谷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医学免疫技术研究所,火速统筹针对性诊疗技术研发。1月中旬,使用研究所诊断技术平台的团队就研发出了针对新型肺炎的快速分子鉴别诊断测试盒。免疫所目前正积极开展与钟南山院士创立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广州呼研所的合作,全力研发新冠肺炎的治疗性抗体。

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药谷围绕新药研发及生产、高端医疗器械、细胞治疗、基因检测四大主导产业,突出培育企业创新实力,造就了一大批在全球拥有话语权的“单打冠军”和一大批独具竞争力的“明星产品”。

南京江北新区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交汇点,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13个,江苏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获批仅五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净增1300亿,一般公共预算净增153亿,人口净增80余万,经济增速连续9个季度领跑全省全市,区域增长极作用日益凸显。作为联结扬子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和苏中苏北的重要支点,南京江北新区秉持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江北的广袤大地上擘画出“创新之城”“产业之城”“品质之城”“机遇之城”的美好蓝图,“最近的未来”正加速走进现实。

(责编:单芳、陈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