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美容师”助力复工复产【11】

【查看原图】
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工务段重庆线路综合维修车间钢轨修理工区作业人员在进行打磨作业。
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工务段重庆线路综合维修车间钢轨修理工区作业人员在进行打磨作业。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0年03月01日15:07

“詹洋,36.4℃;张立,36.2℃;冯昌杰,36.4℃……” 2月26日6时许,夜色尚未散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工务段线路综合维修车间钢轨修理工区,工长王彬正在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派班点名前的固定内容。

该工区是段维修体制改革,为了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养修而专门成立的,工区全是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年轻人,他们有共同的话题,生活上是哥们儿,工作上是搭档,不分彼此。

工区的主要任务是消灭钢轨波形磨耗、肥边、鱼鳞伤损等病害,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提升线路设备质量,实现列车的平稳安全运行。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钢轨“美容师”。

“罗旭,四冲程垂直打磨机一台,准备汽油,廓形仪……”王工长在介绍完作业地点、项目后,对每人的作业机具、内容、注意事项等一一明确。“彬哥只有29岁,但对我们在生活上照顾,工作上严格要求,下班后还会督促我们学习,也会谈心交流,事无巨细,有时不得不怀疑他年龄的真实性。”罗旭打趣道。

派班结束,作业人员将垂直打磨机(垂直轨面和道岔钢轨打磨机)、精磨机(钢轨智能仿形打磨机)搬到站台上“一”字排开。“垂直打磨机有270多斤重,平时上下道两个人抬。通过轨道车转运时,得6个人托举着上下车,大伙儿齐心协力不到20分钟就能完成装车任务。”王彬说。

工区2月10日正式上班,只为助力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可部分人的返岗之路并不容易。工区的李静、冯汤杰、王鹏3人的家在开州区不同的村镇,由于村里封路,只出不进,乘车出村成了不可能的事。3名年轻人通过电话联系,约定步行到开州汽车站汇合,再到万州坐高铁返回重庆。“李静最厉害,他最远,早上五点多出发,六七个小时走了20余公里”“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家都回来了,我肯定得返回来。”简单的原因,更让人感动。

“我就是负责加油打气的,保证大家工作有动力……”说话的是邓鹏,正提着油壶,挨个加注兑好机油的汽油后,再和工友们一起发动机具,检查其运行状态。

机具检查完毕,天已放亮,“天窗”到来,两人一组将打磨机抬上股道,推行到川黔线69公里200米处,马上戴好防尘口罩和护目镜。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按照两端垂直打磨机,中间精磨机的方式进行作业。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工友们熟练地操作着打磨机,控制好打磨量,砂轮片与钢轨接触的瞬间,火花飞射而出。

在作业行进中,时不时会看见作业人员会回头看一看后面的操作手,是为了保持行进的速度、间距尽量一致;通过观察火花的均匀程度来判断、调整打磨量,确保作业效果。

“你这个打磨角度调整要均匀减小,打磨出来的钢轨轮廓才更漂亮……”王彬在作业中实时查看作业质量,当场对转业军人张洪兴说。他是前不久分到工区的3名转业军人之一,为了让他们更快上手,工区给每人指派了1名师傅,通过“一对一”帮促,让他们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两三天时间就学会了打磨机的操作。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业务上或许我能帮助到他们,但经过部队严格训练,作风优良,待人诚恳, 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我,我们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问及当师傅的感受时,邓鹏如是说。

离“天窗”结束还有20分钟时,所有打磨机具开始抬下铁路线路,整齐摆放在路肩固定。王工长立即进行作业验收,全部合格,正点开通线路。

这群年轻的钢轨“美容师”,每天行走在川黔线上,干好钢轨“美容”的本职工作,只为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铁路运输物资安全到达。( 罗浪)

分享到:
(责编:单芳、陈悦)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