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 践行“四力”

袁 泉 徐驭尧

2020年01月20日10: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西藏分社记者何程(右)在我国海拔最高县双湖县采访牧民。

  新华社记者 周锦帅摄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团结凝聚人心,海拔高境界更高。”这四句话,铭刻在新华社西藏分社每个人心里。他们深入一线,践行“四力”,足迹踏遍西藏最高、最远、最险、最苦地区,整个分社一年采写播发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稿件超过7500件。

  艰苦环境磨炼意志

  楚鲁松杰乡,距离札达县城313公里、拉萨2000余公里。这段路,越野车需要在深山里开7个小时,翻越4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

  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陈尚才,还清楚记得一年多前那通电话:“组织决定选派你前往阿里地区札达县楚鲁松杰乡挂职党委副书记、副乡长,蹲点调研。”

  到了楚鲁松杰乡,陈尚才发现,乡里常常不通电,洗衣服必须先给发电机加油,再从河里抽水;食材匮乏,每天开两餐,中午炒白菜、土豆和萝卜,晚上用牦牛肉干煮汤下面;山里风大雪大,“乡里开远程会议,屋里冷到一人拿一床被子裹着。”陈尚才回忆说。

  偏头痛、拉肚子、流鼻血,脸被紫外线烧灼出一条一条痕……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陈尚才走访了全乡70余户人家,夜宿牧民家12次,采写了近20篇稿件。

  之所以选择楚鲁松杰乡,是因为分社早已与这片土地结缘。2018年9月,新华社西藏分社派出7人小分队,深入阿里地区开展专题采访调研,行程5000余公里,一次性走完阿里地区全部7个县。

  调研中,分社副总编辑张京品了解到楚松村“四代房”的故事。在这个人口只有288人的村子里,记者走访了11户农牧民家庭。从漆黑的土坯房,到危旧的土木房、砖石房,再到新建的独家院,他们真切感受到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这次采访,他们推出了《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等全媒体报道。

  从全国海拔最高县那曲市双湖县、海拔最高乡普玛江塘乡、海拔最高气象站安多气象站、人口最少乡玉麦乡,到中印边境的典角村、楚松村,一些过去从未有记者抵达的地方第一次有了新华社记者的身影。

  党性教育扎下深根

  在新华社西藏分社,年近花甲的索朗罗布备受尊敬。各民族的年轻记者,见到他都会亲切地叫一声“索朗啦”(藏族敬语)。

  2017年6月下旬,作为分社机关党委副书记的索朗罗布,随分社领导到海拔5430米的唐古拉山冰川区看望已坚持半个多月的科考报道小分队。当时摄影记者因临时任务未归,而这时科考队决定进行科考环节的重要一环——钻取冰芯,索朗罗布主动请缨留下来参加后续报道。

  从6月28日下午2点多到7月1日凌晨,索朗罗布和同事在寒风中爬冰卧雪,两次随科考队上冰川。7月1日凌晨,气温降到最低点,科考队在第二次钻取冰芯时终于取得成功。“今天是党的生日,这里有谁是共产党员?请举手!”科考队领队站在风雪中问。现场有5个人举起了手,其中两个是新华社记者,“那一刻,我无比骄傲自豪。”索朗罗布说。

  如今,每个分社派出的采访小分队出发前,都要特意检查两样东西:党旗和党徽。分社音视频部主任洛登的手机里至今还储存着一张图片:漫天风雪里,几名新华社记者一起举着党旗精神抖擞,这是采访时的临时党小组活动。“在玉麦重温新华社关于玉麦的报道、在阿里重温新华社讲述的孔繁森故事……当新闻再次回到现场,我们的信仰也因此更加坚定。”洛登说。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也见证着几代新华社西藏分社人的传承。1960年,新华社记者郭超人跟随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登抵海拔6600米高度,写下了通讯《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被编入语文课本。“90后”北京姑娘王沁鸥,北大毕业后毅然来到雪域高原,成为新时代西藏分社的“新华人”。

  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进营地,她和同事完成了长达1小时的中英文出镜拍摄,成为新华社迄今为止在海拔最高处的海外社交媒体报道。“为什么非要登上6500米?”王沁鸥说,“不上去就不知道珠峰垃圾状况究竟如何,心里没底。”她笔下的《珠峰脚下的一场“马拉松”会议》等稿件,唤起了更多人对珠峰环境保护和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理解与支持。

  看到分社年轻人的成长,张京品回想起自己刚入社时的情形。2012年,日语专业毕业的张京品刚一报到,分社就为他指派专业导师——老记者罗布次仁。之后,每次外出采访,罗布次仁都带着他,写完初稿再帮他一遍遍修改。如今,张京品自己也成了导师。“尽量多给年轻记者采访锻炼的机会。”张京品说。

  “他们就像高原上的蒲公英,不论在哪里,都能开出美丽的花。”当被问及“西藏分社记者给您留下什么印象”时,那曲市双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旦增穷培说。高原上的蒲公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气候如何寒冷、土壤如何贫瘠,蒲公英都会迎风飞扬,将种子撒向广袤大地。

(责编:陈悦、单芳)

推荐阅读

贵州织金遭特大暴雨袭击 大街变成河 6月28日,贵州织金县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27日晚至28日晨,织金县持续十多个小时的暴雨,28日4时,织金县城区北门大街、安居大道,一片汪洋。【详细】

乌克兰总统|欧安组织|武装人员|外媒

精彩图集

精彩图片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关于二十…
  2. 中国经济热点问答:四季度经济怎么干?
  3. 一部见人见事、生动鲜活、体例创新的党史…
  4. 浙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王浩任浙…
  5. 中国博物馆文创“亿元”数字背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