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蛋“修理師”:探索千萬年前的生命奧秘

【查看原圖】
5月16日拍攝的湖北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無人機照片)。
5月16日拍攝的湖北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無人機照片)。
來源:新華社  2024年05月18日09:54

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的湖北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是一家大規模保護和展示原址恐龍蛋化石的自然博物館,其中恐龍蛋化石遺址區面積達7000多平方米,原位修理、保護和展示恐龍蛋化石累計3204枚。除了77枚一窩恐龍蛋化石,以及具有獨特串珠狀排列方式的恐龍蛋化石外,2023年12月,這裡還發現了3枚世界罕見的內部完全結晶的恐龍蛋化石。這裡豐富的恐龍蛋化石對揭示恐龍產蛋過程和還原遠古環境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為探尋恐龍蛋化石背后更多的信息,2020年,湖北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共同組建了由6名固定科研人員組成的聯合科研團隊,對恐龍蛋化石樣本開展切片和組織學觀察,並對恐龍蛋化石進行原址修理調查和沉積環境研究。這些科研人員被形象地稱為恐龍蛋“修理師”。

“與這些千萬年前的化石打交道,常常感覺自己在與歷史對話。”團隊成員、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趙璧說。為了盡可能多地保留化石信息,聯合科研團隊選擇在埋藏恐龍蛋化石的原址進行修理和保護工作,“這與其他地區保護和研究恐龍蛋的做法不一樣,沒有太多可以參考的經驗,大家隻能摸索前進。”

近年來,團隊圍繞青龍山恐龍蛋科學研究,順利實施了多個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在厘定青龍山地區恐龍蛋化石分類以及証明青龍山地區的“龍蛋共生”現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團隊正在對青龍山地區恐龍蛋胚胎骨骼進行形態學和分類學研究,試圖通過科學手段確定這批恐龍蛋真正的身份。

在這些恐龍蛋“修理師”們的默默堅守和不懈探索下,罩在青龍山恐龍蛋上的神秘面紗正被慢慢揭開。

新華社記者 胡競文 攝

(責編:單芳、常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