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印記——中國珍貴文物影像志丨國之瑰寶“中國龍”

【查看原圖】
現藏於中國考古博物館的綠鬆石龍形器“龍頭”特寫(2024年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現藏於中國考古博物館的綠鬆石龍形器“龍頭”特寫(2024年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來源:新華社  2024年02月08日15:12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象征,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龍的形象燦若繁花,浩如煙海,究竟哪條堪稱“中國龍”?

走進毗鄰北京城市中軸線的中國考古博物館,“宅茲中國”展區內從天花板傾瀉而下的LED燈瀑中,一條藍色巨龍騰空而起,其下方的展櫃內正是被眾多專家學者稱為“中國龍”的珍貴文物——綠鬆石龍形器。

2002年,綠鬆石龍形器出土於河南洛陽偃師二裡頭遺址3號宮殿南院的一座高等級貴族墓葬中。龍形器出土時位於墓主人身體由肩部至髖骨處,頭朝西北,尾向東南。龍身長64.5厘米,距尾部約4厘米處有一鑲嵌綠鬆石條帶與龍身垂直,整體器物超過70厘米。龍形器由2000余片綠鬆石片組合而成,用黏合劑固定在一個長條形的托座上(已腐朽)。巨頭蜷尾,龍身曲伏,龍身中段有一飾有凸弦紋的銅鈴,鈴內有玉質鈴舌。

“龍旂(旗)陽陽,和鈴央央”,《詩經》中關於祭祀場景的描寫,與綠鬆石龍形器、銅鈴共存的情況頗為契合,引發學者對這件器物用途的比較和猜想。

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考古研究部副主任楊碩介紹,龍在中國古代既是整個民族膜拜的神靈,也是帝王的象征,有專家推測綠鬆石龍形器是作為權杖的龍牌,或為被后世稱作“瑞圭”的禮器﹔也有觀點認為這位墓主人有可能是夏王朝負責祭祀圖騰神物的御龍氏,以綠鬆石龍形器為形象的龍旗和銅鈴的固定搭配,應是祭祀場合中使用的儀仗器具。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於西周早期一件名為“何尊”的青銅器上,其銘文將包括偃師在內的洛陽平原稱為“中國”,意為“天下之中”。

距今3800年前后,以偃師二裡頭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誕生了中國最早的核心文化和廣域王權國家。隨著“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開展,結合文獻記載、碳14測年,天文學推算等方面的綜合研究,二裡頭文化主體為夏文化的觀點已被多數人所接受。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趙海濤介紹,二裡頭核心文化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歷史由之前滿天星斗、多元並存的邦國時代,進入以中原地區主導、一體化發展的王國時代,拉開了夏商周禮樂文明、王朝文明的序幕,具有劃時代意義。

龍圖騰崇拜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自新石器時代至今一脈相承。 “二裡頭遺址的龍文化繼承了中原龍山時代的龍文化並有了新的發展,對之后的商文化有重要影響,夏代龍文化在中國龍文化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是龍圖騰崇拜最為重要的源頭之一”, 楊碩說。

綠鬆石龍形器用工之巨、制作之精、體量之大,在中國早期龍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見,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

巨大的龍頭以三節實心半圓形的青、白玉柱組成額面中脊和鼻梁,綠鬆石質蒜頭狀鼻端碩大醒目,眼眶中以頂面弧凸的圓餅形白玉為睛。龍身由多個菱形單元拼接構成長條形身體,龍脊中線處兩側的飾片進行了倒角處理,形成棱角分明的脊背線條。每一片飾片均經過精細打磨,大小2-9毫米不等,厚度僅1毫米左右,像鱗片一樣連續分布於全身。

出於研究展示需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曾對綠鬆石龍形器進行了1:1的仿制。“復制過程讓我們認識到,它經歷了精密的前期設計和漫長的制作過程,紋飾組合方式和拼接方式顯示出二裡頭先民高雅的審美水准”,參與文物科研復制工作的該所原文物保護中心實驗室考古部技術人員周琪回憶起當年工作時感嘆不已。

如今,這件高精度的綠鬆石龍形器復制品擺放在河南偃師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重要展位,向游客展示它的風彩。

日月經天,歲月流轉,中華文明綿延不絕。龍,與文明共生,與歷史同游,與中國同興,是維系華夏兒女的精神紐帶,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責編:陳悅、劉軍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