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300年黃河“孤島村”出河記

【查看原圖】
田家圪旦新村一處民居院落(9月24日,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田家圪旦新村一處民居院落(9月24日,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來源:新華社  2023年11月21日09:11

11月20日,田家圪旦新村最后28套安置房鑰匙交到群眾手裡,標志著內蒙古自治區迄今最大的黃河灘區遷建項目宣告成功。人們感慨,這個300年的“孤島村”,此前70年中5次搬遷泡湯,如果沒有中央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還不知道何時才能出河。

孤島:一條小船連外界

黃河灘裡的田家圪旦,是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王愛召鎮德勝泰村的一個自然村。村子三面環水,黃河漲水時則會變為“孤島”。

村民說,近300年前幾戶晉北、陝北“走西口”人來此落腳,搭茅庵開荒種地,如今已延續七八代、繁衍上千人。這裡的河灘地能產糧,但遇黃河發大水,庄稼被水淹,也許顆粒無收。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組織村民修起“一堤兩壩”:村南高隆的是黃河大堤,村西、北、東沿黃河干流10多公裡的是攔河壩,村子周圍還有7公裡的護村壩。攔河洪壩年年在“長高”,村子逐漸比河面低了60多厘米,水患長期威脅村民生命財產安全,除夏秋兩季防洪外,冬春封河、開河還得防凌。

田家圪旦人出行隻有一條土路,但須穿村南大堤北側的黃河故道而過。這200多米的“凹槽”,汛期道路被水淹,人員、物資往來受限,全憑一條人稱“舀水瓢”的小鐵船連接外界。

多年來,田家圪旦沉寂在河灘裡。2009年,跨村南北而過的黃河德勝泰大橋建成通車,村民從橋下用腳手架搭起18米高的“天梯”,周邊許多人才知道這裡有個“孤島村”。

擱淺:5次搬遷均落空

“頭頂著黃河睡覺,不踏實。”田家圪旦的村民說,祖輩們為養家糊口,冒著風險來到這裡,日子過好了的時候也總想給后代找個好去處。為此,有的人家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在黃河兩岸平原上買田置產,舉家搬出河灘。

過去,田家圪旦屬黃河北岸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管轄。1951年對岸干部坐船過來下鄉,看到生存條件惡劣,動員大家搬遷。政府在黃河北岸選了地方,但村民覺得那裡是未種熟的沙灘,難長庄稼,不搬。

翌年,田家圪旦劃歸黃河南岸的達拉特旗。1958年水災后,政府在大堤外建了數排土坯房基,讓大家把舊房椽檁拆下蓋頂子搬過去。人們覺得5公裡種地太遠,不搬。

2000年,旗政府給每人補助5000元,讓大家遷到大堤外自建新房。人們仍然沒搬。

2005年,自治區要求當地政府設法解決問題,但旗裡財力有限,沒有搬成。

2015年,市、旗兩級政府決定給每人補貼6萬元,讓自行出堤建房或買房,村民覺得補貼低,搬遷又被擱淺。

至此,從1951年以來的70年中,5次大的搬遷動議全部落空。近20年來,青壯年紛紛進城謀生,留守老年人們無心翻蓋新房,村庄日漸破敗。

出河:國家戰略作后盾

誰也沒有想到,困擾幾代人的搬遷問題,最終在兩年之內得到徹底解決。

2019年,黨中央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此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有了政策依據,自治區迅速制定規劃,配套專項資金。2022年2月印發的《黃河內蒙古段灘區居民遷建規劃》,涉及全區沿黃12個旗縣的74個灘區自然村8900多人,其中特別指出:受洪水威脅較大的田家圪旦,要集中在2022年至2023年穩步遷到堤外。

內蒙古水利、發改、財政等相關部門全面支持。為“尊重老百姓的意願,把好事辦好”,達拉特旗對新村的選址、規劃和遷建方案慎之又慎。最后,確定了“以貨幣化為主,建集中安置區為輔”的原則。村民都願意領錢拆舊房﹔新村所需建設規模也大為縮小,利於選址。如此,大堤南側地塊成為最佳遷入地,距舊村3公裡,一過大堤便是。

后經多輪遷建意願調查,制定了“8+1+N”安置方案——每人8萬元購房補助款、1萬元養老保險補助費,按評估結果對主房、涼房、棚圈以及其它附屬設施分類拆舊補償。以三口之家測算,人均可得11萬元。

對於不想進城的群眾,在新村按人均30平方米的標准建設房屋191套,每人隻需出5萬元即可買到新房。針對養殖戶,在新村西側建了3萬平方米、可容納1.9萬隻羊的全自動綠色化棚圈,還有現代化豬舍、牛圈各1棟。為保障耕地收益,由村黨支部牽頭成立村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對村裡1.2萬畝連片耕地進行集體經營﹔剩余8000畝土地,引入企業統一流轉,解決了群眾的后顧之憂。

達拉特旗旗長王小平說,上級財政下撥了2.87億元專項資金,旗財政又匹配6500萬元用於新村征地、棚圈、草料間、有機肥廠等建設。今后,重點打造肉羊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

“太滿意了!”於今年5月首批入住新村的呂過關老人說,政府把新房裝修得像樓房一樣,取暖都有電爐、燃氣爐兩套小鍋爐,可根據階梯電價隨時切換,“我71歲了,當了一輩子農民,沒想到能有這麼好的養老的地方。”

新村一棟棟房屋錯落有致,寬敞的院子裡除了正房,還有涼房、菜地﹔黨群服務中心大樓裡,有超市、衛生室、文化室,還有養老互助食堂。許多人表示“搬得好”,感慨以前出行不便,現在人來人往真熱鬧,最關鍵的是生活質量一下子提高了很多。(新華社記者賈立君)

(責編:陳悅、常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