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榮: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查看原圖】
河北省張家口市種子管理站站長李金榮。蘇娜攝
河北省張家口市種子管理站站長李金榮。蘇娜攝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2023年08月16日15:57

李金榮,中共黨員,現任河北省張家口市種子管理站站長,農業技術推廣二級研究員,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北北方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農業農村系統先進個人”“河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89年7月,李金榮畢業於河北師范大學生物系,從事種業工作30余年,她長期扎根基層,足跡遍布全市所有的種子企業和制種田塊。擔任種子管理站站長19年來,李金榮深知張家口市農業發展種業的優勢,在具體工作中善於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工作方法得當,工作成效顯著。由她帶領的團隊在培育市場主體、引進新品種、種子質量監督、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等方面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張家口市現有66家注冊種子企業,涵蓋全市各類農作物,已形成產業集聚群。鮮食玉米育種企業全國第一,馬鈴薯育種企業走向世界,“張雜谷”系列品種優勢全球領先。全國種業50強中,張家口市有2家﹔全省特色種業龍頭企業,張家口市有4家。目前,依托種業龍頭企業,興起了加工業,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李金榮與團隊積極引進各類農作物新品種,每年在全市布點100多個,擇優篩選。近年通過省審定(鑒定)的各類農作物新品種150多個,為全市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的目標提供了品種支撐。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2011年,李金榮與援疆干部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制定了援疆引種計劃,將張家口市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張雜谷”系列新品種、馬鈴薯新品種——冀張薯8號引到新疆和碩縣種植。在受援地農業局及張家口市援疆前方指揮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當年引種當年成功,結束了甘肅省酒泉以西沒有“張雜谷”的歷史。“張雜谷”的成功引種帶起了一個產業,目前種植的“天山牌”小米已為當地農民致富奔小康開辟了一條新路,成為張家口市乃至河北省援疆工作的亮點並持續開展工作至今。

2003年,李金榮帶領團隊多方籌集資金,建立了種子檢驗站,初步具備了玉米、蔬菜、雜糧、雜豆等種子的檢驗條件。在隨后的幾年中,種子檢驗站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每年可對全市所有外調和自用農作物種子的純度、淨度、水分、芽率等項目進行權威鑒定,並對種子生產進行全程監督檢驗。2007年,種子檢驗站通過河北省質監局MA認証,2010年通過國家農業部CASL認証,填補了張家口市沒有認証種子檢驗站的空白。2015年,種子檢驗站順利通過了馬鈴薯病毒檢測增項評審,成為全國地市級唯一一家經CASL認証的能夠獨立開展馬鈴薯病毒檢測的機構。目前,該檢驗站承擔張家口市農作物種子質量的監督抽檢任務,為全市的農業用種把好質量關。

李金榮帶領團隊積極爭取各類良種繁育基地項目,項目總量位於全省地市級前列。其中包括全國第一批成功申請“國家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以及為張北縣申請“馬鈴薯繁種大縣”。這些項目的成功申報,有力地改善了全市馬鈴薯種薯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為全市馬鈴薯全產業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8年至今,李金榮兼任二期、三期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薯類創新團隊張家口馬鈴薯節水高效生產綜合試驗推廣站站長期間,針對張家口市壩上地區水資源匱乏的現狀,設計馬鈴薯全生育期精准灌溉用水試驗,繪制壩上地區馬鈴薯全生育期用水模型,不斷探索節水灌溉技術,精准指導農業生產。

作為農業技術推廣二級研究員,李金榮先后主持並參與了13個農業項目的推廣研究,先后獲得國家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河北省政府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獎二等獎1項,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河北省政府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等。(趙佔南)

(責編:陳悅、劉軍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