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文化村”裡賽社火

【查看原圖】
3月3日,阿壽村村民在進行跑漢車表演。跑漢車在當地也稱為跑騾馬車,源於先輩們一年一度的“祈年成”和慶豐收的習俗,是農耕文化及冷兵器時代戰爭遺留的產物,如今已成為阿壽村群眾自發組織的即興慶祝、娛樂的一種社火舞蹈。
3月3日,阿壽村村民在進行跑漢車表演。跑漢車在當地也稱為跑騾馬車,源於先輩們一年一度的“祈年成”和慶豐收的習俗,是農耕文化及冷兵器時代戰爭遺留的產物,如今已成為阿壽村群眾自發組織的即興慶祝、娛樂的一種社火舞蹈。
來源:新華社  2022年03月04日15:51

地處黃河之濱的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羌白鎮阿壽村,經歷過千年的時光侵蝕,留給了后人豐富文化財富,是遠近聞名的“文化藝術村”。全村80%的村民都有跑漢車、花苫鼓表演和面花制作的本領。

近年來,在振興鄉村的建設中,當地政府因勢利導,對該村的“二月二廟會”民俗事項進行了搜集、挖掘、整理,面花、花苫鼓、跑漢車等民俗均申報獲得省市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同時,發揮群眾熱愛傳統文化的積極性,保護老藝人、培養傳承人,營造出一片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新天地。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責編:陳悅、劉軍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