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頭的傳統村落守護者 【11】

【查看原圖】
3月9日,在稱多縣拉布鄉蘭達村,尼瑪(左)在土登西周家中商量修復計劃,這座民居曾是當地百戶長的府邸。
3月9日,在稱多縣拉布鄉蘭達村,尼瑪(左)在土登西周家中商量修復計劃,這座民居曾是當地百戶長的府邸。
來源:新華社  2021年03月13日09:45

40歲的尼瑪出生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通天河畔的一個牧民家庭,他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傳統藏式建筑工匠,尼瑪自小受父親熏陶,對傳統藏式建筑充滿興趣。尼瑪的童年在放牧、種地、幫助父親蓋房中度過。

2010年玉樹地震后,尼瑪看到家鄉不少房屋在震中受損,他意識到保護傳統藏式村落建筑迫在眉睫。災后重建啟動后,尼瑪將事業中心放在傳統藏式建筑和古村落保護上,他從頭學習建筑行業基礎知識,遍訪玉樹州境內的古老村落和傳統藏式建筑,並前往西藏、四川、雲南、甘肅等地尋訪傳統藏式建筑。尼瑪對傳統藏式建筑文化體系的了解不斷深入,並積極參與保護通天河流域藏族傳統村落的行動。

2015年尼瑪在玉樹州成立玉樹古建筑保護協會,自費組織團隊為分布在三江源地區的100多個古村落建立檔案,基本信息涉及村落選址與空間布局、街巷空間與單體建筑、裝飾特征與民風民俗等方面。

近年來,當地政府出台相關扶持措施,鼓勵村民利用鄉土建筑發展民宿、古村落生活體驗區及觀光旅游。尼瑪積極參與古建筑修復,並幫助當地村民打造古村落生活體驗區,吸引眾多游客在傳統村落中體驗獨特的民風民俗,傳統藏式建筑和古老村落的巨大價值逐漸顯現。

“房子是有生命的,但房子裡沒有人了,它的生命也就結束了。”尼瑪最大的願望是讓傳統藏式建筑工藝在保護中發展,留住古村落的印記,傳承傳統藏式建筑工藝,為每一個傳統村落賦予新的生命。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分享到:
(責編:陳悅、牛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