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把論文寫在大涼山脫貧的大地上

【查看原圖】
在布拖馬鈴薯科技小院,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博士研究生嚴奉君在查看霧培馬鈴薯原原種(10月18日攝)。
在布拖馬鈴薯科技小院,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博士研究生嚴奉君在查看霧培馬鈴薯原原種(10月18日攝)。
來源:新華社  2020年11月03日09:15

在四川省布拖縣布江蜀豐農業科技示范園園區盡頭有一個小實驗室和5000多平方米的玻璃大棚,大棚裡綠油油的馬鈴薯苗育苗池整齊地排列著。翻開育苗板,水霧彌漫的苗箱裡拇指大的小馬鈴薯原原種鑲嵌在長長的葡萄莖之上。這裡就是布拖馬鈴薯科技小院。

從2018年開始,在馬鈴薯專家、四川農業大學教授王西瑤的帶領下,一群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馬鈴薯專業的研究生們在這裡白天埋頭田間大棚開展馬鈴薯品種培育和技術推廣﹔晚上撰寫布拖縣馬鈴薯產業發展調研報告。讓當地彝族群眾增產增收,將論文寫在了大涼山脫貧攻堅一線的大地上。

位於大涼山腹地的布拖縣,是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區半農半牧縣,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山區佔89%,貧困發生率高。這裡土壤貧瘠、水資源匱乏,而耐寒、耐旱的馬鈴薯是當地彝族群眾最主要的糧食作物,馬鈴薯種植面積近21萬畝。但是當地群眾缺乏技術,種植粗放,造成病毒積累、品種退化、產量連年下降。而且貯藏環境不佳,土豆常常發芽,“讓彝族同胞吃上不發芽的土豆”成為布拖馬鈴薯科技小院師生們共同的心願。

“短短2年多時間,霧培原原種的產量從2018年114萬粒到2019年的200萬粒。現在一年生產的種量就可滿足布拖縣全縣70—80%種薯的用種需求。而且,我們協助當地彝族群眾改善了當地馬鈴薯種植方式,提升當地馬鈴薯產業發展。”王西瑤教授說到科技小院成果,喜上眉梢。在生產一線發現問題,抓住問題開展課題研究,科研成果也是沉甸甸的:已有17名馬鈴薯專業研究生入駐科技小院,他們累計撰寫工作日志1000多篇、100多萬字,並形成20余篇報告或者論文。曾在科技小院入駐一年半的碩士研究生楊勇說:“到了科技小院以后,思考更多的是如何立地——就是扎根當地搞科研﹔如何頂天——就是投身到脫貧攻堅這場大戰役中去。”

如今布拖馬鈴薯科技小院已成了大涼山脫貧攻堅大地上一支吐露芬芳的“小花”。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責編:陳悅、單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