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豐收季 碩果累累致富經

【查看原圖】

金秋時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的金絲黃菊迎來豐收,村民們忙著採摘、烘干、銷售金絲黃菊,供應市場。為促進農民長效穩定增收,當地結合土壤、氣候、市場等因素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發展金絲黃菊,銷往安徽、江蘇等地,有效帶動農民增收。王俊/攝

2019年10月23日,村民在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亞魚鄉沙子坳村大棚內採收姬菇。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把食用菌種植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種植大戶示范引領,農技專家技術支持,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胡攀學/攝

2019年10月22日,江西樂安縣招攜鎮高望村農民正在採收茭白。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江西樂安縣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引進浙江雙季茭白種植280多畝。曾文才 黃煜/攝

2019年10月22日,在江蘇省如皋市如城街道新民社區千畝荷塘,農民在加緊採摘。在江蘇省如皋市如城街道新民社區千畝荷塘,蓮藕喜獲豐收,農民們加緊採摘,供應市場。徐慧/攝

連日來,浙江淳安臨岐鎮半夏村處處碩果累累,3000多畝山茱萸進入採摘期,一派豐收景象。近年來,臨岐鎮依托中藥材產業,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成功創建“浙江省中藥材之鄉”,山茱萸、掌葉覆盆子、白花前胡等入選新“浙八味”,“淳萸肉”、“淳前胡”、“淳半夏”通過國家地理商標審核,提升了“淳六味”道地藥材品牌影響力,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王建才/攝

10月22日,在重慶市黔江區雙河絲綢廠,工人在烘烤剛從蠶農手中收購來的秋蠶繭。重慶市黔江區將蠶桑作為農民增收的扶貧產業來發展。目前,該區有桑園面積15萬多畝,蠶戶1.7萬余戶,成為重慶第一大蠶桑種植基地。今年,該區飼養桑蠶7.6萬張,產鮮蠶繭6萬擔。楊敏/攝

2019年10月21日,新疆兵團三師四十九團三連,8號棉田100余畝棉花成熟,4台大型採棉機正利用好天氣抓緊採拾作業。兵團三師不斷推進團場綜合配套改革,持續優化農業結構,提高機械化建設水平,讓職工群眾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團場帶頭成立棉花種植合作社,對內從種植到採拾統一採用機械化,對外施行規模化銷售,今年兵團三師共播種棉花110.4萬畝,預計機採六成以上,每公斤比人工採拾減少成本約1.5元,每畝拾花成本可節省600元左右,100畝的棉花不到半天就可機採完,機械化不僅縮短了採拾時間提高了效率,最重要降低了的採拾成本,讓職工群眾真正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張冠軍/攝

2019年10月21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峰山鄉科暉現代農業生態園碧根果種植基地,500畝碧根果喜獲豐收。果農們正在採摘、晾晒碧根果。全縣已發展碧根果林8.3萬畝,泗洪成為有名的全國碧根果之鄉。張連華/攝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2019年10月24日08:57
(責編:單芳、陳悅)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