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 探尋榆林治沙成功秘訣

【查看原圖】

4月中旬,陝西榆林天高雲淡。站在高處俯瞰,這片近代以來曾深受毛烏素沙地侵害的塞北之地,到處郁郁蔥蔥。

由於長期的人為和氣候原因,70年前,流沙曾越過長城南侵50多公裡,超過400個村庄被壓埋,榆林城區三次南遷,全市林木覆蓋率一度隻有0.9%。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榆林林木覆蓋率大幅提高到33%,榆林境內的毛烏素沙地全部被林草所覆蓋,這一成就也讓陝西的綠色版圖向北延伸了400公裡。

70年滄桑巨變,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榆林治沙何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治沙史上的典范?

俯瞰榆林鎮北台,70年前,這裡曾幾乎被沙漠淹沒。(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俯瞰榆林鎮北台,70年前,這裡曾幾乎被沙漠淹沒。(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持之以恆 矢志不渝 一張藍圖繪到底

說是秘訣,其實並沒有。4月15日,在榆陽區小紀汗林場,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謝安鴻看著眼前的百萬畝樟子鬆示范基地,臉上寫滿欣慰。他說:“這片林子是2009年開始植的,狠住心,咬住牙,踏踏實實干10年就成這樣了。”

70年來,榆林的治沙工作也正是“狠住心,咬住牙,踏踏實實”干下來的。

謝安鴻介紹,建國以來,榆林按照中央和上級部門統一決策部署進行治沙造林工作,先后經歷了試驗摸索、集體大規模治理、改革開放轉型和生態建設全面發展四個階段。相繼實施了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沙化土地封禁保護試點、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建設等重點工程,尤其是2012年以來開展的“三年植綠大行動”等效果顯著。這些重點工程70年來保持了良好的連續性。

以北部神木市為例,從上世紀50年代,神木就開始實施全民綠化大會戰。到上世紀70年代末,又先后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防沙治沙、滅荒造林等工程。進入新世紀,神木又積極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黨的十八大以來,神木又緊緊圍繞“美麗神木”建設目標,開展“三年植綠大行動”、“林業建設五年大提升”行動。經過幾代人的攻堅努力,到2018年底,神木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期的3%上升到目前36.1%。

神木市林業局副局長高峰這樣總結:“就是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一任干,保証了治沙造林工作的連續性。”

98歲的治沙英雄郭成旺(中間)一家四代人堅持治沙(記者 王甲鑄 攝)

98歲的治沙英雄郭成旺(中間)一家四代人堅持治沙(記者 王甲鑄 攝)

同時,在70年的治沙史上,榆林涌現出了李守林、石光銀、牛玉琴、女子民兵治沙連、張應龍等一大批全國治沙造林英模代表,孕育形成了“不畏艱難、敢於斗爭、矢志不渝、開拓創新”的榆林治沙精神,成為引領榆林人民砥勵治沙的榜樣和精神力量。98歲的治沙英雄郭成旺一家四代人堅守在沙漠裡,老人90歲時還光榮入黨,治沙早已成為一家人矢志不渝的事業。

“沒有什麼訣竅,一個是持之以恆,另一個就是艱苦奮斗,榆林治沙的核心就是這樣。”謝安鴻說。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多方力量共建綠色家園

59歲的保安劉立升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小時候參加過植樹造林的荒灘沙地會變成森林公園。“我十來歲的時候就在這裡植樹,那時候全是沙丘,白天一刮風,屋裡就得點燈,現在刮風很少有沙子了。”4月13日,靖邊縣五台森林公園內,劉立升感慨萬千。

五台森林公園位於靖邊縣城東南5公裡處,公園的建成,是靖邊人民堅持造林播綠的一個縮影。早在1964年,靖邊縣就開始了義務植樹,地點就選在如今的五台森林公園。到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義務植樹全面鋪開,這塊黃沙地逐漸被綠色所覆蓋。經過多年努力,如今這一區域綠化面積達到了近2萬畝,成為靖邊縣城的“天然氧吧”。

上世紀50年代,榆林群眾治沙場景(記者 王甲鑄 翻拍)

上世紀50年代,榆林群眾治沙場景(記者 王甲鑄 翻拍)

發動群眾,依靠群眾,不僅僅在植樹造林,更在於生態建設理念的傳承。如今,在榆林全市范圍內,每年都要安排一個月時間進行全民義務植樹。2003年開始的“三個百樹”生態系統工程在十年時間裡有1500萬人(次)完成造林40萬畝。2011年實施的“三年植綠大行動”讓全市造林保存面積達到2300萬畝。團市委組為組織的“小手拉大手”家庭義務植樹活動已經堅持開展了15年……

採訪中,記者接觸到的榆林多個單位的黨員干部以及當地的媒體人士,都曾經參與過義務植樹活動,並常年堅持。

榆林還在防沙治沙過程中,不斷創新機制。比如推行合同制承包造林,對全市重點造林綠化工程實行公開招投標。其次,實行育苗造林一體化,充分發揮國有林場優勢,保証造林質量。另外,還注重引導企業造林,2010年以來,全市500多家資源開採及轉化企業完成造林面積10萬畝。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依托多方力量植樹造林,多年堅持之后,如今在榆林已經誕生了16個森林公園,還建立起了6個自然保護區,榆林這座曾被流沙逼迫三次南遷的城市也正在創建全國森林城市。

“共建綠色家園,生態建設就是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森林公園的建成,就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結果。”謝安鴻說。

科技引領 飛播技術將治沙向前推進20年

位於榆林城區北部的陝西省治沙研究所裡,有兩塊特殊意義的土地,它們是陝西科學治沙最早的實驗田。

上個世紀,榆林在植樹造林時多選擇楊樹和柳樹,這些樹種的壽命大都在30年左右,而且每年都有近半年的枯葉期。為此,上世紀50年代,榆林開始北引進壽命更長的常綠樹種。1964年,研究所從東北引進樟子鬆,並在研究所院裡栽植了1.3畝,共200多株。多年過去,這批樟子鬆存活了77株,並且長勢良好。不僅如此,經過幾十年的生長,樟子鬆腳下的沙地已得到逐漸改良。

陝西省治沙研究所裡的樟子鬆林(記者 王甲鑄 攝)

陝西省治沙研究所裡的樟子鬆林(記者 王甲鑄 攝)

陝西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史社強介紹說,這1.3畝地試種成功,結束了榆林沙區沒有常綠喬木的歷史,這項研究成果已廣泛應用於我國西部地區治沙實踐中。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榆林開始大面積推廣樟子鬆,目前面積已經達到150萬畝,並且還以每年10萬畝的速度增加,樟子鬆也因此成為榆林治沙的功勛樹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研究所林地裡,樟子鬆已經自然落種長出了幼苗。

陝西省治沙研究所另外一片長滿茂密低矮林草的沙地,則是最早的飛播治沙試驗地。

“飛播造林,看似簡單實則復雜,哪些種子容易發芽,在什麼時候播等都要掌握好,200米高空播種,面臨很多挑戰。”史社強說,研究所從1974年開始試驗,到1978年基本掌握技術,1981年才正式作為一個生產技術大面積推廣,其中經歷諸多艱辛。“飛播治沙始於榆林,也始於中國,目前已經發展到整個寧夏、內蒙古、甘肅等地,這項技術還得過1978年的科學大會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前身)。

得益於飛播治沙技術,如今,榆林有600萬畝遠沙和大沙通過飛播得到治理。

其技術貢獻被謝安鴻一語道破:“榆林的飛播治沙全國最早,它把榆林的治沙向前推進了20年,20年就是一代人,這項技術節省了一代人為之奮斗的治沙過程。” (記者 王甲鑄)

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09日09:46
(責編:單芳、陳悅)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