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攝影動態

“中外攝影對著拍”鄭州開展

2018年11月18日12:16 |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小字號

11月17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以40年為歷史節點鋪陳而就的中外攝影作品同台對話,新舊照片對照觀看的大型展覽,在河南鄭州升達藝術館開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外攝影對著拍——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年攝影展”,經過近一年的籌備征稿,精選出中外攝影師40年前后在中國各地拍攝的各40幅作品,兩兩一組對照展出。獨特的策劃、新穎的形式、詼諧的角度、巧妙的呈現,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滿載回憶、留住時光的情感之旅和感恩時代、砥礪前行的精神共鳴。

以1978年前后5位外國攝影師在中國拍攝的作品為參照藍本,在全國范圍內公開征集“特約攝影師”及優秀作品,拍攝相同地點、相近場景、相似內容的作品,通過新舊影像、中外攝影人視角的雙重對比,突出影像的記錄功能,體現東西方攝影師的殊異視角,再現40年今昔中國大地翻天覆地的變化,用有溫度的影像講述身邊故事、折射時代變化、追溯發展足跡,感受改革力量。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鄭州市委宣傳部部長張俊峰,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王守國,鄭州市政協副主席李新有,原鄭州市常務副市長張立興,中國攝協顧問朱憲民、王玉文,中國攝協副主席劉魯豫、居楊,外國入展作者意大利學者阿德裡亞諾·馬達羅(Adriano Madaro),法國著名攝影師閻雷(Yann Layma),以及10位中國入展作者,社會各界人士和媒體記者等出席了展覽開幕式。鄭州市文聯黨組書記徐大慶主持儀式。

張俊峰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鄭州作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輝煌歷史和發展成就。他說,攝影作為傳遞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的重要藝術形式,是可以跨越民族、地域和文化差異的視覺語言。他誠摯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家、攝影愛好者,把鏡頭聚焦鄭州、宣傳鄭州,向世界展示鄭州的攝影名片,讓鄭州成為標識攝影藝術水准、增進各國攝影家交流互鑒的視覺平台。

鄭更生認為“中外攝影對著拍”獨具匠心的展陳設計,形式新穎、立意高遠,開歷史之先河。兩組作品相隔40年,用穿越時空的對比手法,將中國社會發展與百姓生活的變化,用最為直接、簡明的方式呈現出來。不僅生動呈現了中國感天動地的偉大變革,也洋溢著中外攝影家不同時空及視角的碰撞和融合,散發著攝影藝術的獨特魅力。他說,這是中外攝影藝術的一次完美對接,為中國攝影話語體系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夕第一個以私人記者身份來華採訪的西方人士,馬達羅用他自己買的二手柯尼卡相機拍攝了1976年至1990年間中國各地的彩色照片3.5萬余張,出版了多部關於中國歷史、文化方面著作。他說自己有著42年的拍攝中國的情結,此次特地從意大利前來出席展覽是他第208次來到中國。他特地帶來了自己的私人珍藏:4歲時看過的一本《兒童的夢想》小人書,種下了要來中國的種子﹔6歲時的漢字練習本,學寫中國字、畫著來中國的地圖﹔第一本意大利版的《中國畫報》周刊,豐富的圖文打開了他對中國的認知和好奇,並為此編寫了將近40頁的中國路書……他說自己是文字工作者,並不是職業攝影師,也從未想到有一天能在中國看到自己多年前的作品與中國攝影師的新作兩相對照並置展出。他稱贊此次展覽獨具創意,希望能巡展到更多地方,讓更多的中國年輕人看到中國的巨大發展變化。他自豪的宣稱自己是中國改革發展的親歷者,“第208次是最美好的一次重逢。”

而在1985年以自由攝影師身份來到中國,從此開始其30余年的中國拍攝之旅,在中國積累了60多萬張照片的閻雷來說,中國已是名符其實的第二故鄉。他不僅在中國安家、娶妻生子,還在開幕式上用流利的中文介紹自己拍攝中國的緣起……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雖然不能親自赴約,但他特地在法國錄制了視頻,對本次展覽的舉辦表示祝賀,同時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友好和想念。令人遺憾的是,除這3位以外,入展的另兩位國外名家伊芙·阿諾德(Eve Arnold)、馬克·呂布(Marc Riboud)均已作古。

嘉賓們一齊上台按下相機快門,李前光宣布展覽開幕。10位入展作者代表喻躍生(江西)、胡江橋(湖北)、杜雙運(天津)、劉慎庫(沈陽)、李軍(吉林)、鄭元然(上海)、吳波(北京)、吳宏(北京)、張治國(鄭州)、周民(上海)獲頒參展証書。主辦方還特意准備了8幅作品,用24寸收藏級無酸紙打印成作品海報,由出席影展開幕的嘉賓和中外作者共同簽名,見証改革開放40周年,印記中國攝影家協會歷史上首次舉辦的大型中外攝影對拍活動。

劉慎庫代表“中外攝影對著拍”特約中國攝影師在開幕式上發言。這位曾當過蒸汽機車司爐的鐵路攝影師,已在鐵路系統工作了40年,火車開到哪裡,他就拍到哪裡。對於自己在本次活動中入選兩幅鐵路題材作品,他有兩點深刻體會。一是真切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成就﹔二是深刻體會到攝影藝術的力量。他表示願以自己的不懈創作,聚焦火熱生活的點點滴滴,留存有溫度、有價值的影像記憶。

40年前的1978年,一批外國攝影師緊隨中國改革開放的腳步,踏上這塊生機盎然、百廢待興的土地,用他們的鏡頭記錄下當代中國社會的點滴畫面,悠閑緩慢的市井生活、裊裊炊煙的農耕鄉舍,淳朴的面孔、單調的服飾、簡易的出行,這些朴素影像中的每個符號、每個元素都可能成為解密圖片幕后故事、找到特定年代感的鑰匙。40幅看似遙遠而陌生的圖片,從一個側面成就了一個時代的珍貴記憶。

40年后的2018年,“中外攝影對著拍”項目,邀約全國攝影師以外國攝影師曾經拍攝的40個畫面為藍本,用對比的手法再現客觀世界,聚焦新時代的發展變遷,用影像印証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砥礪奮進的身影﹔用影像追溯發展的足跡,感受改革的力量。活動從一個側面勾勒出時代前行的腳步,傳遞出社會變遷中的影像魅力,得到了全國攝影人積極響應。

大展於4月中旬啟動,分招募“特約中國攝影師”和自由投稿兩個階段。今年5月中旬,在鄭州成功舉辦的2018中國國際攝影藝術節、中國第17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期間,中國攝協和鄭州市人民政府推出了以“中外攝影對著拍——續航再約”為主題的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攝影展。展出了伊芙·阿諾德、馬克·呂布、布魯諾·巴貝、閻雷、阿德裡亞諾·馬達羅5位國際知名攝影家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后拍攝的40幅作品,喚起了國人彌足珍貴的時代記憶。與之同時亮相的,還有4幅由中國攝影師以這些作品為藍本拍攝的作品,而其他36幅外國攝影師作品則虛位以待……展覽即時向全國攝影師發出征稿邀約, 經過4個多月的公開征集,全國31個省市的攝影師積極參與選拔,中央電視台、中國藝術報等媒體迅速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最終遴選出72名“特約中國攝影師”進行了專項創作。評委會從總共近萬幅來稿中甄選出40幅作品 “成功配對”,用藝術的視角和對比手法,突顯出中國改革開放40年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展覽現場,中國作者和兩位外國作者紛紛在作品前握手合影,留下這份寶貴的紀念。在中國攝影發展史上,從沒有過中西方攝影師如此緊密地以藝術的視角重逢、相聚、融合,同台展現如此長時間跨度的作品,共同訴說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這一展覽的背后,有主辦者和攝影師的智慧,更有他們艱苦的付出。活動不僅收獲了中外攝影師的80幅佳作,其征稿理念、嚴選標准也帶來了一次思想上的碰撞與升華,在業界引發了諸多有價值的探討與研究。

開幕當天還分別舉辦了馬達羅的“40年的中國見聞——一位意大利攝影家的中國情懷”,閻雷《愛上中國》攝影講座。中外攝影師還齊聚一堂,參加主題為《焦點與時光——中外攝影家面對面》的學術交流活動,圍繞影像在記錄時代變遷中的作用,構建和重塑具有國際化思維和話語的影像文化和視覺形象。

據悉,本次展覽11月24日結束后,將於12月7日移師北京進行巡展。(張雙雙)

(責編:韓淑賢、劉軍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