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的"擔山人":搶險中那群最低調的"幕后英雄"

【查看原圖】
7月23日上午11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工務機械段組織“擔山工”在烈日下往山上搬運物資的“擔山人”,緊急搶修寶成鐵路。“擔山工”每天都要挑著水泥和沙子從山腳搬到山上,一袋水泥有近百斤重。王曙天攝
7月23日上午11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工務機械段組織“擔山工”在烈日下往山上搬運物資的“擔山人”,緊急搶修寶成鐵路。“擔山工”每天都要挑著水泥和沙子從山腳搬到山上,一袋水泥有近百斤重。王曙天攝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2018年07月23日20:16

7月23日上午11點,烈日當頭,劉英福已經上山背了6趟沙子,滿頭大汗的他,這會正在山下喝水,等到下午,他說還要上山背八九趟水泥。

今年55歲的劉英福,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工務機械段組織的往山上搬運物資的“擔山人”之一。

7月12日晚,寶成線王家沱至樂素河區間的k227山體崩塌,75000方的山體垮塌,為了盡快搶通線路,西安局集團公司組織上千名搶險人員和多台挖掘機趕赴現場進行搶修。“擔山工”每天都要挑著水泥和沙子從山腳搬到山上,就是為搶險過程中對刷方后的坡面進行“噴漿”所備。

“最重的是水泥,一袋差不多100斤的樣子,扛著一袋水泥,每上一步都很艱難,尤其到半山腰,有一段路特別難走,需要用手抓著安全繩,一步一步往上蹭......”劉英福說的那段路,是山上危險地段之一。

由於山上沒有路,上山必須途徑的一個陡坡,幾乎是直上直下,除了用手抓著安全繩,還需要手扶著山上的石頭或者草根,挑山工肩膀扛著沉甸甸的水泥,脖子上的青筋繃起,幾乎是用整個身體把水泥往上托。

白雀寺隧道上方的山陡峭,聳立直上,上山根本沒有路,塌方以后,為了上山刷方、清除塌體,西安局集團公司組織搶險人員從山的北面修了一條路,專供挖掘機上山清理塌體,從山的正面,用鋼管、架板搭建了一條臨時便道,這條路也是“擔山工”自己搭建的,用架板和木板搭路,用鋼管固定,通往山頂的路曲折,陡峭,擔山工身上的衣服總是濕漉漉的,他們的汗水仿佛總也干不了。

劉英福說每天要背十五六趟,一天下來,要往山上背一千五六百斤重物。他說有了好的體力還不行,走路的步伐、呼吸的頻率都要有節奏,一般是每走3、4分鐘左右,他會靠著山休息一次,喘口氣,讓雙腳放鬆一下。上山的路,近一點的地方需要20多分鐘,遠一點的需要40多分鐘。中午吃完飯,隻能在山上的樹林裡休息一會,或者靠著樹枝睡一會。

擔山工頭頂烈日、肩負重物,但是劉英福的步子似乎並沒有常人想象中的沉重。在他看來,有一群一起干活的伙計和子孫滿堂的家就是他力量的源泉。

“每天在山上休息的時候,看看外孫的照片,一天的疲乏就都沒有了,家裡人說我太辛苦,不讓我干了,我說不,我想多掙點錢,回家給孫子買點好吃的......”說這話的時候,劉英福笑的特別開心。

西安局集團公司工務機械段橋隧二車間副主任王真說,從19日晚上開始,現場就開始往山上搬運水泥,他們每天組織60個“挑山工”往山上背,40個人利用滑輪將水泥往山上拉,每天搬運水泥3噸左右。

通常早上4點30分起床,5點半有專門的車來接他們到工地,直到晚上19點30分,另外的一組“夜班擔山工”來換班,“夜班擔山工”從晚上19點30分開始,到早上7點,白天晚上晝夜不停,保証搶險現場“擔山工”24小時不停歇。

擔山人不僅僅要背水泥上去,山上刷方噴漿、安裝封閉網等所需要的沙子、鋼筋、鋼管、架板、封閉網,以及山上爆破需要的炸藥,都是擔山人一個肩膀一個肩膀的往山上扛,截至目前已經為山上“噴漿”施工提供了10余噸水泥。

王真說,“擔山人”很是辛苦,我們在現場給他們備了藿香正氣水、礦泉水、毛巾、牛奶和面包。晚上在縣城給“擔山工”定了賓館,確保他們勞累一天,晚上能好好休息。

目前,寶成線略陽至樂素河間塌方搶險現場,共計有擔山工160名,他們是山上默默無聞的“挑夫”,是山上物資的“傳輸者”,也是搶險中最低調的那群“幕后英雄”,他們晝夜不停,腳踩驕陽和月光,挑戰著體力和意志的極限,隻為寶成鐵路能夠早一天搶通。(張丹華 於海 馬瑜陽)

分享到:
(責編:王仁宏、曹昆)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