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李英賢

【查看原圖】
1.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李英賢。(賈婷攝影)
1.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李英賢。(賈婷攝影)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2018年02月12日14:57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李英賢作為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的個人會員,在我國的航天醫學發展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是我國載人航天精神的真實寫照。李英賢作為一個航天人,她不僅自己這樣做了,同時她利用一些機會,熱心社會服務事業,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工作,傳播載人航天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是我國載人航天精神的實踐者和傳播者。

李英賢從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就在航天員中心工作,親身經歷了每次的載人發射任務,作為一個工作二十多年的航天人,深深地被這種載人航天精神所感染。平時她利用一切機會,讓這種載人航天精神滲透到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心中。2013年李英賢榮獲了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她是航天領域為數不多的幾個獲獎者之一。2014年李英賢被評為了全軍學科拔尖人才,在第八屆全軍高層次研修班上李英賢的報告“航天引航、放飛強國夢想”,至今依然回蕩在同學們心中。后來在第五屆創新人才工程交流會上,李英賢做了報告:精准醫學致力於航天醫學防護,吸引了大批的高層次人才加入到航天醫學的研究中。

隨著我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很多人慕名前來,這樣的社會活動更多了。2017年7月21日,自然基金委生命學部的領導聯系李英賢,要來航天城搞一次黨團活動。為了搞好這次活動,從我國創新知識工程體系建設的角度講解好載人航天工程,李英賢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從毛澤東主席“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篤定語氣到習近平總書記與航天員“天地對話”的溫暖關懷,從錢學森先生伏案工作的背影到楊利偉出征的矯健身姿,一代代領導人、一輩輩科研工作者用自己的雙手托舉起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在神舟七號返回艙實物前,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發動機模型前,在空間實驗站的特殊實驗器材前,在測控站和遠望號測量船的分布沙盤前,支部成員駐足觀察,李英賢做詳細的講解。基金委的人員不禁驚嘆於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速度,更加堅信隻要科學決策,艱苦奮斗,矢志不渝地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就一定可以不斷取得科技攻關的新勝利。

在這其中,最為難忘的是2017年4月15日,李英賢研究員及其團隊協助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在中國航天員中心舉辦了參觀中國航天員中心暨春季樂跑健走活動。李英賢及其團隊在活動中不辭辛苦、周到細致、積極協調組織,保証了活動的順利開展。王志珍院士發出了肺腑感言:“我們從來不是什麼追星族,但我們絕對是劉洋和王亞平的崇拜者,我們尊敬、熱愛她們,追求她們高尚的精神境界——以生命來擔當對祖國和民族的偉大使命﹔學習她們對科學知識和高超復雜技術絕對准確的把握。

2017年,李英賢被評為了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在前不久中央軍委舉辦的萬人計劃人才座談會上,李英賢再次強調:科研人員需要加強家國情懷的培育。科研的創新需要的是忘記小我,實現大我,創新為民,敢為人先、有情懷的科學家,沒有家國情懷,沒有奉獻精神的科學家是不可能投入到這種需要長期的堅忍、可能會失敗、可能沒有功名和回報的創新過程的。李英賢的發言,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

談起對青少年的教育,李英賢常常提起那難以忘懷的一幕。那是在第十一屆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后的與中學生的交流座談會上。在一個個中學生稚嫩的臉上刻著對航天醫學的憧憬與迷惑,要讓他們了解那個未知而深邃的世界,建設航天強國是多麼需要這些孩子們打開思維的禁錮啊!航天城本來就是一個科普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來自祖國各地的青少年朋友來參觀學習,給這些孩子們普及航天知識已經成了李英賢必作的事情。在2015年太空城市設計大賽中國區決賽中,她親自給人大附中的孩子們講述太空的知識,培養他們的興趣,開拓他們的思維,在最后的決賽中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

2017年3月8日,李英賢參加了協會組織的女科學家進校園報告會。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她結合自己的切身經歷,鼓勵廣大的學生積極投身科學,從科學實踐中感受到科學之美。尤其是女生更應該破除傳統觀念,自尊自信,自立自強。要讓她們看到,現如今,無論上天入海,還是重大前沿項目、重要攻關課題,處處活躍著女性科技工作者探求不已的奮斗身影,一批批女科學家前赴后繼,以巾幗不讓須眉之志,照亮了中國的科技史。

李英賢常說,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才會讓人生更加有意義。在我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中,新疆定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其區位優勢和輻射效應不言而喻。2016年7月中旬,李英賢和十三屆的青科獲獎者,冒著40度的酷暑,深入新疆內地調研,圍繞各自學科、行業、產業發展的熱點問題,特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中面臨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會上,李英賢做了“讓航天科技點燃絲綢之路上的科技星火”的報告。經過充分的交流,激發了建設美麗新疆的創新思維、為當地科技的發展注入了年輕的活力。

2017年11月14-15日,為宣傳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李英賢參加了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和廣西科協舉辦的“女科學家走基層—廣西行”活動。在廣西大學,李英賢作了“科學求是、逐夢航天”的報告,報告緊扣十九大精神,結合我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告訴學生們如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力量。會后,大家一致認為受益匪淺,表示要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與各自的學習任務結合起來,為祖國建設新時代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在十一屆青年女科學家座談會上,她面對中國科學報、科技日報等29家媒體積極反映女科技工作者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同時鼓勵女科學家胸懷大志、腳踏實地,攻堅克難,以自己的堅韌和毅力撐起家庭和社會的半邊天。在“科技女性、圓夢雙創”第十屆女科學家論壇上,與專家共同探討如何以女性特有的孜孜以求、嚴謹細膩、堅韌不拔的精神,瞄准科技前沿、堅守科研一線、在創新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十九大剛剛閉幕之際,在中國科協在京舉行女科學家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座談會,與與會的領導與專家共同探討在新形勢下,如何與黨同心、與新時代同行,在新時代,面對新的使命,如何有新的作為。

—————————————————————————————————————————————————————————————————

攝影師簡介:

攝影師賈婷


賈婷,中國女攝影家協會理事、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副教授、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北京市記協第七屆理事會理事、北京市新聞道德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黨代表、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2003年10月,圖片《初中生有了性教育課本》獲2002第十三屆中國新聞獎攝影作品三等獎﹔2003年《抗擊非典2003.中國》大型紀實攝影大賽金獎﹔2003年被中宣部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授予全國新聞界抗擊“非典”新聞宣傳優秀記者榮譽稱號﹔2008年,圖片《金晶勇敢護火炬》在第四屆殘疾人在祖國懷抱中的比賽中被北京奧組委殘奧會部和中國殘聯宣傳文化部授予一等獎﹔2008年12月被中央國務院授予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個人(享受全國勞動模范待遇)﹔2009年8月,由於在攝影創作領域的突出成績被中國文聯授予第八屆中國攝影金像獎創作獎(中國攝影界最高個人成就獎)﹔2009年4月,作品《她的鏡頭定格她的勇敢》被中國新聞攝影學會評為第十九屆中國新聞獎攝影作品一等獎﹔2010年7月,被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入選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市級人才﹔2010年10月被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市委組織部選為北京市宣傳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0年9月,作品《捍衛》被2010年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評委記錄類銀質收藏作品﹔2012年11月被北京市新聞出版局評為第二屆北京市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2014年4月,作品“牽手余生 還來得及更愛你”獲“北京新聞獎”一等獎﹔2017年9月,獲得北京高校第十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文史類B組三等獎。

著有《中國攝影的比賽評價機制亟待改進》(論文)、《新聞攝影的藝術化新趨勢》(論文)、《從第十屆“華賽”看新聞攝影的新趨勢》(論文)等

分享到:
(責編:單芳、陳悅)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