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馬逐漸回歸中國蒙古族牧民生活

【查看原圖】

  牧民在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的草原上套馬(2015年7月21日攝)。

  被譽為“馬背民族”的蒙古族,千百年來一直有養馬、馭馬的習俗。在蒙古語中,馬的稱謂多達300多種,馬的毛色稱謂有200多種。但從20世紀末開始,由於牧民生活方式的改變、牧區機械化程度的提升和草原生態的退化,曾經在牧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蒙古馬,逐漸衰減至需要緊急保種的境地。1975年,內蒙古有239萬匹馬,到2007年剩下不足70萬匹。2011年,內蒙古設立3個蒙古馬保種基地,政府每年投入1800萬元,保育2000匹蒙古名馬。在民間,將蒙古馬發展與促進牧民增收相結合,讓愛馬的蒙古族人傳承馬文化的同時發家致富。內蒙古逐年增多的以馬為主角的各種文化、體育活動,也給蒙古馬——這個草原上古老而自由的精靈提供了大放異彩的舞台。在各方的努力下,內蒙古馬匹數量從2007年的69.7萬匹,增加到2016年的87.7萬匹。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1】【2】【3】【4】【5】【6】【7】【8】【9】【10】【11】【12】【13】
來源:新華社  2017年07月24日14:16
(責編:單芳、陳悅)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