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图片频道>>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影展动态

光影传奇:中国解放区第一位女摄影记者陈菁影像馆开馆

2025年01月24日14:45 |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小字号

2025年1月20日,浙江省浦江县迎来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盛事——陈菁影像馆暨城市书房(解放路馆)正式开馆。陈菁,原名陈梅鹤,是中国解放区第一位女摄影记者,也是我党、我军最早的专职女摄影工作者。她的镜头记录了新四军的军事训练、政治学习、文化生活以及前线战斗的珍贵瞬间,为红色摄影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菁影像馆开馆现场。

陈菁影像馆开馆现场。

1940年2月 陈菁在云岭。叶挺摄

1940年2月 陈菁在云岭。叶挺摄

陈菁同志的摄影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厚重的时代意义。她拍摄的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同志的工作生活照片,以及营救美军飞行员等历史场景,成为我们回望那段波澜壮阔岁月的重要影像资料。她的镜头语言,展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陈菁影像馆开馆现场。

陈菁影像馆开馆现场。

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石晓华,陈菁的儿媳周耀华,陈菁的侄儿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必寿,亲属代表邓心艺,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全国妇联执委吕静波,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赵迎新,秘书长刘海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研究部部长李晓哲,中国摄影出版社大美中国行组委会副秘书长丁志捷,中国市场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张再青,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秘书长沈峰,浙江省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徐小凤,金华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洪兵,金华市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应华媚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活动。仪式由浦江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方向阳主持,并宣读了陈毅之子陈昊苏先生的贺信。陈昊苏先生在贺信中深情回忆了陈菁同志的革命事迹,并为影像馆的开馆题诗一首,表达了对陈菁同志的敬意和对影像馆的美好祝愿。

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渊致辞。

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渊致辞。

在致辞中,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渊强调,陈菁影像馆的建成不仅是对陈菁同志作品的集中展示,更将成为浦江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影像馆将为广大群众提供欣赏优秀摄影作品、提升审美素养的文化空间,同时也为摄影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影像艺术的魅力。

陈菁的儿媳周耀华讲话。

陈菁的儿媳周耀华讲话。

陈菁的儿媳周耀华在讲话中表示,母亲的革命经历是千千万万革命志士的缩影,她的言传身教一直激励着后辈。影像馆的开馆不仅是对母亲的纪念,更是对红色故事的记录和红色基因的传承。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吕静波与浦江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柳钢明共同为影像馆揭牌。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吕静波与浦江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柳钢明共同为影像馆揭牌。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赵迎新向浦江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婉华授予“中国女摄影家协会教育培训基地”牌匾。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赵迎新向浦江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婉华授予“中国女摄影家协会教育培训基地”牌匾。

 开馆仪式上,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吕静波与浦江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柳钢明共同为影像馆揭牌。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赵迎新向浦江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婉华授予“中国女摄影家协会教育培训基地”牌匾,标志着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在摄影教育与培训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外,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必寿捐赠了陈菁铜像,并与浦江县城投集团党委委员、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何敏共同为铜像揭幕,为影像馆增添了重要的文化符号。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必寿捐赠了陈菁铜像,并与浦江县城投集团党委委员、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何敏共同为铜像揭幕。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必寿捐赠了陈菁铜像,并与浦江县城投集团党委委员、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何敏共同为铜像揭幕。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宣布“浦江板凳龙,共富新民艺”全省摄影大赛正式启动。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宣布“浦江板凳龙,共富新民艺”全省摄影大赛正式启动。

仪式最后,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宣布“浦江板凳龙,共富新民艺”全省摄影大赛正式启动,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浦江的文化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方向阳主持开幕式。

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方向阳主持开幕式。

陈菁影像馆开馆现场。

陈菁影像馆开馆现场。

陈菁影像馆开馆现场。

陈菁影像馆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开馆现场。

陈菁影像馆的开馆,不仅是对一位红色女摄影家的纪念,更是摄影艺术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我们期待这座影像馆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精神家园,让更多人通过影像作品感受到摄影艺术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责编:陈悦、常雪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