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春蕾计划”试点班毕业女童代表——予我一滴水 清香满凉山

【查看原图】
王福美走到田间地头向乡亲了解今年苦荞的种植情况
王福美走到田间地头向乡亲了解今年苦荞的种植情况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19年09月19日10:14

8月,大凉山的天空澄澈,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拉达乡副乡长王福美大清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开车通过狭窄的盘山公路,前往平均海拔2700多米的博石乡。在陡峭的山崖边行驶,王福美却丝毫不觉得紧张,因为这是她几乎每天都要走的路。

与此同时,特木里小学传来了阵阵书声,吉地莫史刘老师带着孩子们朗诵课文;西城社区,妇联主席林玉兰仔细地核对资料,确认适龄孩子的上学情况。

很难想象,事业有小成的她们,30年前却面临着辍学。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的“春蕾计划”,1992年在布拖县开办了两个“春蕾计划”试点班,为辍学女童提供资助,帮助她们继续学业。王福美、吉地莫史刘和林玉兰都在“春蕾计划”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走向美好人生……

“假如不是你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

村小条件很不好,“就是土房子里摆几张桌子,只有代课老师,代课结束就没学上了,只能等待下一个代课老师。”而她们一踏进试点班的大门,就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试点班里“宽宽敞敞的,有课桌椅、校服,宿舍的被褥都是新的,每一科都有专门的任课老师,还不要一分钱,和村小天差地别。”吉地莫史刘回忆。

改变她们命运的不仅是试点班,还有她们对读书的渴求。“我小学辍学,在家里待了三年,还订了娃娃亲,差一点就嫁人生子了。”王福美说,有一天,亲戚告知她有个“春蕾计划”试点班,可以不要钱上学。

她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父母,却遭到了激烈反对,定亲的男方家里担心她读了书就远走高飞。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王福美要干农活、带弟弟妹妹,如果去上学,家里就少一个劳动力,因此母亲也不同意。

“不让我读书,我宁愿去死。”王福美不知道哪里来的决心,开始了绝食抗争,不让读书决不动筷子,饭菜摆在眼前也不吃。时间一天一天流逝,亲友开始担心,“要是真死了可怎么办,就让她读书吧。”看着如此执着的王福美,父母终于松口。这时,距离王福美第一天绝食已有7天。

吉地莫史刘和林玉兰也经历了一番抗争,成功获得上学的机会。谈到试点班,她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老师的帮助让她们尤为印象深刻。

“老师在报纸上看到好一点的文章,就会专程带到教室来”,“老师经常给我们‘开小灶’,只要在学校,就不会饿肚子。”王福美小学毕业之后,在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上初中,她更是感激,“假如不是你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

“老百姓的满意,就是我的满意”

在“春蕾计划”的帮助下,她们完成了学业,不约而同地回到了大凉山深处的布拖县,她们成长的地方。

刚来到博石村,就遇到两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阿姨好”,他们开心地跑过来打招呼,“村里的小孩全都认识我,”王福美有些“得意”,“2016年以来,村子里面的水泥路、组与组之间的公路都是我一点一点盯着修起来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一天要跑上山两趟,其他工作只能抽中午的时间完成。”

走在硬实整洁的村道上,迎面一位牵着牛的村民,径直走了过来,指着牛脖子上的一块疙瘩,“快帮我看看这是怎么了?”,王福美熟练地拿起手机,蹲下,从各个角度拍照,发到相关平台,等待专家解答。“土豆病了、设施坏了……村民们有什么事都愿意找我们。”王福美笑着说,“我的目标不高,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就行,老百姓的满意,就是我的满意。”

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王福美时时刻刻关注着村民的心理动态,村里有一家母子二人,儿子阿明年轻力壮,就是不肯干活,也不会说汉语,房子的墙是土墙,顶棚是用草做的。王福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你这么年轻,到外面去打工怎么也比在家里收入高,出去之后汉语也能学好,也能赚到钱。”听从王福美的建议,出去打工之后,阿明的生活水平一下提升了,在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帮助下,房子变成了明亮的两居室,还能有一点余钱。阿明总说:“现在比以前好得多。”

“上、下山的公路通了,粮食、牲畜就可以用摩托车送下来卖了,我们这边的黑猪肉质可好了。”指着一头埋头吃饭的小黑猪,王福美说。

吉地莫史刘更是把每个学生放在心尖上。有一个学生家长不想让孩子上学,吉地老师和同事连续三天登门劝说,第一天敲门无人应答,第二天不愿意开门,到第三天才终于同意见面。让吉地老师开心的是,“现在‘控辍保学’很严格,基本不再有辍学的孩子了。”

“控辍保学”是社区妇联主席林玉兰工作的重点之一,他们需要去学校确认社区的每个孩子是否上学。“几乎每天都在跑学校,还要应对部分学校的不配合,前前后后跑了差不多2个月。”肯定非常辛苦,但是“见到孩子们在学校里,我们就放心了。”

“用自己的故事,更有说服力”

小的时候,王福美需要边带弟弟妹妹、边做家务、边上学,弟弟妹妹哭了的时候,就在教室外面哄,乖的时候就在教室里面听课。林玉兰则是晚上跑到路灯下面看书,常常到凌晨1点……在基础落后、条件艰苦、无法专心学习的情况下,能从班里脱颖而出,与她们的个性分不开。

成长环境中练就的精神不只属于她们个人,还在她们的言传身教中传递给了无数身边人。

吉地莫史刘班里的劳动委员阿牛,长得人高马大,想出去打工,不想读书。吉地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小时候要边读书边干活,去外面背水,那么重的水桶压在我那么小的背上,走路一晃一晃,稍有不慎全身都会湿透,在家看书的时候只能点煤油灯,有时煤油灯都舍不得点,爸爸在烧火,我就借着光看书……”阿牛听了哭得稀里哗啦,整个人一下子变了。吉地老师非常感慨:“如果没有劝说,可能他现在只能做点体力活。”

学生都非常喜欢吉地老师,五年级的英英说:“吉地老师是大家的榜样,班里有一大半的学生以后想当老师。”吉地莫史刘的两个小叔子,一个在幼儿园当老师,还有一个大学刚刚毕业,不愿做别的,就想当老师……

村里还残留重男轻女的风气,面对这种情况,王福美和村民聊着家常现身说法:“我是女儿,也嫁人了,但如果我的父母生病了,我照样管。你把女儿养好了,让她读书,她自己的生活好了,肯定会回报父母。”村民感受到了她的能力和责任心,男女平等之风慢慢吹进村民的心中。“用自己的故事,更有说服力。”王福美笑着说。

“为村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好教孩子们,让他们走出去”,“让社区的每个孩子都能上学”……谈到未来的计划,她们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但是改变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

“春蕾计划”也是一样。自1989年发起以来,2784万人次捐赠、募集善款21亿元、资助超过369万名贫困女童、援建1811所春蕾学校、发放217万套护蕾手册……这组庞大而抽象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具体鲜活、因“春蕾计划”而绽放光彩的生命。当年女童们对“春蕾计划”的感激之情,化为了她们改变自己与他人命运的动力。“春蕾女童”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爱与希望在大凉山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生生不息。

分享到:
(责编:陈悦、单芳)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