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图片频道

河南信阳:平桥区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9年07月08日15:51 |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小字号

近日,中央级媒体一行深入基层走访了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在平桥区委常委、副区长江玉安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平桥区的教育事业建设发展。江玉安首先介绍了自己,原来他是信阳师范学院教授,到平桥区挂职近一年时间。

信阳市平桥区委常委、副区长江玉安介绍:近年来,信阳市平桥区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领全区教育事业发展,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契机,加大财政投入开展义务教育达标工程建设,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走进洋河镇中心学校,几幢红白相间的教楼映入眼帘,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宏伟。教室里不时传来琅琅书声,校园内宽敞的水泥路旁矗立着一棵棵香樟树,散发出独有的香味。宽广的操场,红色的塑胶地面,绿色的足球场地,规整的跑道。

长期在外务工的洋河镇周畈村村民徐霞回乡后,看到面目一新的洋河镇中心学校,不禁感慨镇上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洋河镇中学曾因办学条件差,学生流失严重,而如今,却是平桥最美的乡村学校之一。2018年,洋河镇举全镇之力投资近1500万元,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从操场升级改造、教学用房建设、设施设备、校园环境等基础设施上彻底改变洋河镇中小学老旧的形象,极大改善洋河镇的办学条件,洋河教育成为全区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这是平桥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平桥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在城区,高标准新建四所学校,化解入学难和大班额。继2017年高标准建成现代化的平桥区外国语小学后,2018年区财政再投入2.54亿元,又新建四所学校:平桥区外国语中学、平桥区龙江路小学、平桥区光明路学校,另外选址新建平桥区特殊教育学校。可容纳中小学生7200人,极大地扩充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有力化解大班额难题。目前,四所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将于2019年秋季开学建成投入使用。

另外,平桥区财政投资5000多万元,启动城区学校提质扩容工程,破除“老”“旧”“挤”。对区一小、二小、三小、四小、市一中、五中等学校进行了新建教学辅助用房、维护校舍、改造厕所、新建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经过改造,城区这些老牌名校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在农村,实施“一把手”和“交钥匙”工程,各乡镇与区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全权负责学校建设过程中的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项目建设、资金筹措等各项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辖区学校建设任务,将“钥匙”交付项目学校。2018年,全区19个乡镇、办事处已累计投资1.89亿元,新建改扩建教室、多功能室、修建标准化操场、改造厕所、硬化道路、绿化校园。全区农村中小学新建校舍42410平方米,所有初中、完全小学均可满足教学及辅助用房需要,办学条件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赶上了城区学校。以往学校“农村弱”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美丽的校园、塑胶跑道成为农村学校新的亮点,让适龄儿童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稳定巩固了生源,还因条件改善吸引了一部分“回流生”。随之而来出现“四多”效应:热爱学习的学生多了,回乡读书的学生多了,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多了,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多了。

平桥区是劳务输出大区,农村家庭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造成大量留守儿童就学、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就学、生活的难题?如何让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平桥区以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河南样本,交出了一份让老百姓满意的答卷。

新集小学位于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最初是一所位置偏僻、条件简陋、学生不足百人的农村小学。2014年,平桥区作出了依托新集小学、助推新集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农村教育品牌学校的远景规划和具体要求,一时间,一栋栋具有豫南风情、平桥乡土特色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少年宫、教师安居房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如今,新集小学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古朴典雅,景美如画,新集小学已成了明港百姓心中的绿洲和学生学习的圣地,吸引众多留守儿童前来就学,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占比高达80%,学校在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学习生活条件的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近年来,学校不仅稳定住了本地生源,还吸引了周边学生入学,目前在校生已达500多人,成为乡村小学建设的典范。如今,富有浓郁的平桥乡土特色的寄宿制小学,给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学生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为外出务工的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深受广大群众的称赞和欢迎。“这里的条件比城市的还好,孩子在这里上学,她爸妈可以放心打工了,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习和安全担心。”新集小学学生王莉的爷爷说。

平桥区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和“十件实事”之一来抓,编制了《“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规划》,自2014年起,区财政每年至少投入1000万元,用3—5年时间在全区各乡镇至少建设一所寄宿制学校,以此解决农村留守子女和偏远乡镇儿童的教育、生活和管理问题。5年来,全区已累计投资8417万元,建设寄宿制学校20所。这些学校的改扩建从规划到实施,始终遵循“全寄宿”的标准,新建及改造的教学楼、少年宫、运动场、宿舍楼、食堂、教师安居房等一应俱全。寄宿制学校建设有留守儿童俱乐部、乡村少年宫、阳光心理咨询室和网上视频热线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确保学生“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

据平桥区教体局局长介绍,为了加强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全区相继开展了生活教师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举办8期专题培训,100多人取得心理咨询证书,80多人取得初级或中级营养师资格证书,编写了全国首本《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培训手册》,在学校开设了食育教育、特色兴趣班等,在这里,留守儿童堆满笑脸,充满希望。这种建设寄宿制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体系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的关注,并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副省长徐济超同志亲切地称其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河南样本”。

绿树映衬下,一栋蓝色瓷砖贴面,配着铝合金大窗的砖混结构两层小“别墅”,坐落在校园的西北角,每层三套“一室一卫一厨房”设计的房子,墙面粉刷得雪白,白色地板砖泛着明亮的光。“真没想到农村老师的住宿条件这么好,也住进了与城里人一样的“洋别墅”,这里衣柜、书桌、床、网络和热水器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感谢领导对我们乡村教师的关心,我们一定更加努力、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成绩。”5月16日,在平桥区龙井乡屈岗小学的教师周转房内,该校教师张晓羽高兴地说。

为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在农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稳定农村教师队伍,2018年,平桥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实施“教师周转宿舍房”建设项目工程,计划投入资金3000万元,规划建成乡村教师周转宿舍房417套,室内配备衣柜、书桌、床、桌椅、网络和热水器等生活用品用具。龙井乡屈岗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就是首批交付使用的项目之一。为保证项目能够如期实施,区教体局成立了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具体负责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作,并成立专项督导组督促施工进度,切实把教师周转宿舍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下一步,该区将继续加大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设进度,让更多的教师之家落地生根在乡村的校园中。 

(责编:陈悦、单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