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图片频道>>乡村振兴

只要有盼头 不怕吃苦头

2019年04月25日13:41 |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小字号

“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 在贵州省道真县隆兴镇杉木村三合头组,有一个仡山汉子,从16岁开始,与一个乱石岗斗了20年,用钢钎二锤、锄挖手抠,刨出近万方石头, 4亩土地,建起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家,他叫董世界。他的儿子董龙武,从小看着父亲与乱石岗“作斗”,传承了他的吃苦耐劳精神,与艰苦条件斗,从一个家庭贫寒的农村小子一步一步干成了全县产业带头人。

杉木村辣椒产业示范基地 邹季芳(摄)

四月,阳光和煦,微风不燥。道真县隆兴镇杉木村千丘榜(小地名)一片片新整治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三十余名群众躬身劳作,忙着起垄,不远处的三台挖掘机、两台旋耕机在分区作业,描绘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勤耕图。

眼前这片逐渐成形的基地总面积800亩,用于种植辣椒,是董龙武一家今年押上的“全部家当”,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些土地,大部分撂荒多年,杂草丛生,地块小,石头多,土地整治的难度很大。当地群众戏称千丘榜田块之小:“你数东,我数西,莫问千丘多少地,蓑衣盖到还有些”。

自完成流转土地后的半月来,董龙武每天早上6点起床开车到附近的几个村民组一个一个接工人,确保七点上工,砍杂草、整治土地、起垄同步进行,目前已经完成了400余亩的土地起垄。

这期间,董龙武或是示范指导起垄,或是操作割草机除草,或是用旋耕机翻犁土地,或是查看管护辣椒苗,很多时候他都顾不上吃早餐,得坚持到中午12点才能慰藉肚子。下午工人收工后,他要陪挖机师傅干到晚上11点,每天睡觉5至6小时……工人们说他是“拼命三郎”,他说干产业不能当“翘脚老板”。

4月8日晚上21时15分,董龙武在微信朋友圈晒与挖机师傅晚上加班图片时自己给自己鼓劲——“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董龙武说:“再苦再累都不怕,要干才有盼头。算起来,我都这样干了10年了,越干越有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2009年开始,他与父亲在隆兴镇浣溪村的百草谷为重庆前来发展畜牧的夏翔打工,每天与牛、羊为伍,研究、熟悉牛羊习性,通过网络视频、翻阅书籍等方式学习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慢慢的,他弄通了牛羊育肥技术,掌握了疫病防治。夏翔看中了他们的老实厚道和能干,2014年将养殖场承包给了他。在一家人的辛苦经营下,养殖场规模逐渐壮大,最多时有76头牛,200余只羊。董世界说:“搞养殖看似简单,一家人起早摸黑,种草、割草、贮草、喂养、清理圈舍,不分天晴落雨,样样都必须干好,龙武一天跑得脚不离地。”

2018年,全县掀起农业产业发展高潮。于是,他选择在隆兴镇杉木村烂湾(小地名)种植200亩辣椒。这一年,他卖掉了48头牛,40只羊,用作产业发展资金,他每天与工人一起劳动,100余亩的田间管理自己一锄一锄的干了下来;这一年,他几乎每天奔走28公里,骑着摩托车、三轮车穿梭在烂湾辣椒基地和养殖场之间;这一年,他没赚钱,但是解决了当地30人的就近务工。

说起儿子,董世界很是欣慰。他当年利用刨出来的石头烧石灰、打石粉时,就带着儿子一起劳动,锻炼了儿子吃苦耐劳的意志。正因如此,才让现在的董龙武吃苦不叫苦,只管埋头干。可贵的是这样的精神还在延续,董龙武的女儿董贝贝今年9岁,在镇上念小学,周末和节假日就晚上做功课,白天主动承担放养10头牛的任务。

这一家人,不管老少都展示着令人折服的吃苦耐劳精神。

离开董龙武的辣椒基地,渐行渐远。他的话依然萦绕耳边:“天上不落,地上不生,只有苦干才能摆脱贫穷。(喻承超) 

(责编:单芳、陈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