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回归现场
近日“低美感社会”引发话题热议,其中一篇题为《中国审美十大病》的文章直言:“在这个低美感社会,许多中国人患上了审美匮乏症,它的十大病征表现为:丑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雾霾。”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审美不是本能,需要一生去学习养成。审美如何养成?
带着时尚气息的非遗金镶玉饰品“金玉满堂”
非遗曾引领潮流
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德国思想家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定义美是生活。
非遗的传播形象,从“后继无人”“工序复杂”到今天,应该回归审美本质。让文化遗产重回现场。不是外在的形式和概念,而是深入骨髓的文化自信。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其根基在于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实践。从历史走来,非遗在历代人们的生活中都引领过潮流和时尚。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物质需求极大丰富,特别是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机器化大生产的蓬勃发展,使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以传统手工技艺为基础的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对美的追求。
从雕漆的朱红、从宫毯的经纬、从景泰蓝的珐琅色彩里学习美,这样的中国美才能影响大众。
金属镂空及大漆髹饰工艺品“叙香”
让非遗回归现场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代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融合回归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保护”表述为“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公约》中的表述拓宽了“保护”的内涵和外延。非遗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不但需要非遗从业者的努力,更需要各个行业共同努力才能达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激活非遗(特别是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动能,使其通过文化消费走进生活,永续造福人类,成为后非遗保护时代的题中之义。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坚持“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在保护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利用、利用什么,成为目前进行非遗产业开发的重要问题。
让非遗回归审美
非遗渐渐离场——这个现场是审美现场、消费现场、时尚现场、生活现场、话语现场。
重回,不是简单照搬,而是以“供给侧改革”的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当下的审美语境和生活方式。正如刺绣,百年间经历了从“身上到墙上再回到身上”的过程,而如何回,就需要当代织绣类非遗的传承人及从业者,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审美意趣、身材特点……以古老技艺重新定义中国时尚。
每一次对美的探索都是重新出发。回归审美现场,是让非遗回归大众审美,以当代审美意趣进行审美改革;回归消费现场,是让非遗通过文化消费的方式,进入千家万户;回归时尚现场,是通过艺术再造、时尚表达以“+非遗”的形式将非遗作为生产资料寓于时尚产业中;回归生活现场,是让非遗走进生活,将符合当代生产生活方式;回归话语现场,是在学术研究层面,以非遗为视域,进行跨界研究。李媛媛/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