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图片频道

13小时就建造一座坡屋顶

陈玉玲
2019年03月15日15:10 | 来源:中国网
小字号

  村庄之美在于楼房,楼房之美在于屋顶;一座屋顶美不是美,一村屋顶都美才是美。在福建,把村庄民房屋顶建造得既美观又耐看、耐用的,是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他叫李历强。从一名门外汉到行业翘楚,他用了不到十年时间,靠的是激情、耐心和耐劲。

  1月23日,由福建省建设厅、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福建省建设行业“南安一建杯”建筑瓦工(屋顶平改坡)岗位技能竞赛在南安落幕。李历强和其带领的泉州市凹凸耐建筑装配有限公司,用13小时在燎原村建造出了一座坡屋顶,在31家参赛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唯一最高奖“建筑瓦工竞赛团体奖特等奖”。

在比赛闭幕式上,李历强分享经验

  这是一场特殊的比赛。说它特殊,不仅因为它代表的是福建省屋顶平改坡领域最高水平的比赛,更因为它与以往不同,这是由演习变为实战的比赛,每一支参赛团队所建造的平改坡屋顶,将永久保留在民房上,接受风雨和岁月的考验。13小时的效率,对李历强的团队来说,同样也是一种考验。

  眼下,李历强所带领的这支团队,正在不断招兵买马,其经验和技术,正在全省“两高沿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改善居住功能、提升沿线建筑风貌项目实施中充当“排头兵”,马不停蹄地奋战在民房平改坡工地上。

  【匠其人】从小爱摆弄机械巧机缘涉猎建筑

  李历强出生在宁德市寿宁县修竹村一农民家庭。1998年,年仅17岁的李历强才读了一年高中,想早点闯荡社会的他无心学习来到泉州打工,曾就职于多家机械厂,凭借着不懈努力,从一名底层工人做到了管理层。从小就对摆弄小机械零部件有强烈好奇心和动手能力的他,在这些年里还自学了机械原理及设计,成为一名设计师。

  靠着韧劲和毅力,以及过人的悟性,他先后发明了茶叶拣梗机、全自动擦鞋机等智能机械,拿下了16项国家专利,也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正当他在机械研发行业做得风声水起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十年前,一场意外之火几乎烧掉了老家修竹村,村民们重建的平屋顶并不美观。2015年,村里正在建设“美丽乡村”,迎来了屋顶平改坡的契机。同年9月,李历强回老家时遇上了省建设厅的行家,头一回听说了“平改坡”的概念,对此产生浓厚兴趣。

  可尴尬的是,全村人对此一无所知,根本拿不出改建方案。李历强马上向行家请教,第二天就赶到了屋顶平改坡示范村——龙岩市洋畲村。凭借对机械设计的结构敏感性,这位建筑“门外汉”看出了点门道,觉得自己不仅也能设计,还一眼看出了该村屋顶改造的不足。在拜访老师傅时,他意识到平改坡的工艺既没有标准,掌握技术的师傅也不多,想尽快盖出一个又好用又好看的坡屋顶,很有难度。

  为何不开发一套新工艺?李历强决定在自家的屋顶试点,他把机械设计图的画法用在了屋顶设计图上,以一股不破难题誓不休的韧劲,啃下一个个硬骨头。20多天后,一座木结构的坡屋顶正式亮相。鹤立鸡群般醒目的坡屋顶,让原先对他将信将疑的村民侧目,主动上门请他承建屋顶平改坡。四个多月,他为全村75户53幢民房建成了坡屋顶。

  这次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经历,让李历强敏锐地看到了平改坡里蕴藏的无限商机。权衡再三,他做出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胆决定,组建团队转型开拓屋顶平改坡市场。

  【匠其艺】产品就是作品倾力更要倾心

  屋顶平改坡在家乡大获成功后,李历强如法炮制,将技术用到了诏安县西梧村一期等12个试点村。这时期采用的是“木结构扣件连接装配技术”。在对西梧村二期进行改造时,考虑到沿海地区台风频繁,他发明了第二代技术——“钢木结构扣件装配技术”。在对闽清受灾房改造时,升级到了三代装配技术,这个技术与桥梁的拼接方式有点类似,钢构件之间无需焊接,采用其自主研发的扣件加螺栓方式连接。和传统的焊接相比,他发明的扣件,除安装简单外,能保护钢材原有的特性,具有防锈、牢固、高精度、抗压等优势。

  去年以来,他设计改进了出檐装配扣板抗风压释放设计,加强了屋顶的抗风能力,将其升级成为第四代技术,还发明了闽南马鞍背式的屋顶装配技术。这套工艺被厦门3个村庄看中,正在进行改建试点。走进厦门大帽山,传统的歇山顶搭上红色陶土瓦,原本杂乱的村貌正在发生变化,这一切都出自李历强之手。

在李历强和团队的努力下,厦门大帽山的样貌正在发生变化

李历强的团队在现场施工

  作为厦门市8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点之一,大帽山的平改坡是整治突破点。厦门市翔安区建设局副调研员卓根旺说,他们原本对平改坡毫无头绪,到诏安西梧村考察后,几经比对挑中了李历强的方案。他说,之所以选中凹凸耐的方案,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其采用的轻型结构,方案新颖;二是他已经做过20多个村,经验丰富;三是其模式采用工业化生产,由工厂生产现场拼装,适合大规模推广复制。

  短短两三个月,李历强和其团队已经在大帽山完成了180幢民房的坡屋顶改造,到今年6月份,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00幢。

  这些年,李历强专注在屋顶平改坡中,爬过的房子上千栋,去过的村庄有六七十个。他说,一座房子就像一个人,一定要有头、有身、有脚才完整,看着才会舒服。

  他要求施工队对任何一套房子的改造,从工人上门测量、沟通设计方案,每幢房屋的施工图纸、除效果图,到施工中需要的材料,每个物料的数量、规格等,全部都要精准计算好。他认为,一座房子的屋顶,不只是流水线上生产的各种材料拼装而成的产品,它必须是一件作品。对工人来说,做的只是众多房子中的一座,但对房子的主人来说就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必须倾心琢磨、倾力打造。

  这是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师的李历强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是凹凸耐的企业文化。

  【匠其心】耐看更要耐用全凭品质说话

  把屋顶改造得美观很重要,但比美观更重要的是耐用。好看是外观的,耐用是功能的。外观的新鲜感是一时的,质量的牢固才是长久的。而后者,靠的不仅是技术和材料,更靠一个人的品质。在招聘员工时,他会特别留意一个人为人处事的一些细节,通过细节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他觉得,人品好的人,做事靠谱。一个人做事靠谱,才能把事做好,他也才放心。

  面对初步的成功,李历强把经验总结为“先做事后赚钱”、“用品质说话”。“房子不是普通的消费品,如果出现瑕疵,会给居住带来很多烦恼;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小则影响使用,重则危及生命安全。每位从业者都要有匠人精神,要有责任心,有敬畏心。”李历强说。

  他说,自己的理想并不是要改造多少房子,而是希望改造过的每一座房子,主人都喜欢,过了很多年后仍然认可他。他坚信,好产品会说话,好产品就是好口碑。(陈玉玲/文 林光儿 吴圳烽/图)

(责编:陈悦、单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