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图片频道

掣鲸碧海看吾曹(文坛新生代)

2018年09月16日13:3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2013年5月,在第七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之前举办的“青年创作系列研讨会”上,杨庆祥、金理、黄平等六位“80后”批评家代表结合自己的批评实践阐述了批评如何建设性地面对文学和时代,并讨论了当下青年创作的现状与前景。这场由中国作协创研部等举办的“80后批评家研讨会”及时回应了此前媒体提出的“青年评论家为何难‘冒头’”“‘80后’为什么出不了文学评论家”的疑问。“80后批评家”作为一个群体,和新世纪之初登场的“70后”文学批评家们一起,再次向公众宣示:他们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文学批评力量。

  青年评论人才如井喷涌现

  “青年”批评家的命名,以及“70后”“80后”的代际区别,绝非简单的生理年龄划分,而带有强烈的社会文化意味。“青年”往往同“先锋锐气”“生机勃勃”“挑战权威”等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与“老年”“中年”的“阅历丰富”“老成持重”甚至“故步自封”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主体时时处于一种变动、成长的状态,其新鲜感和异质性常常被社会寄予美好的期望,但同时也潜伏着极大的“不成熟”成分。可以说,不只是针对“70后”和“80后”,任何一代“青年批评家”在登上文坛之初,身上都同时担负着前辈人的期望和质疑。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并真正获得肯定,一则需要“青年批评家”自身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参与文学批评实践,在文学现场中与批评对象展开充分的对话交流和互动,在共时性和历时性交错的坐标系中构建清晰的文学图景,将自己的理论积淀、阅读感受和人生经验内化在批评文字中,尽快形成个性鲜明而成熟的批评风格,再则也需要文学创作界、评论界予以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并为青年批评家的成长提供充分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近些年来,在各级作协、文联的积极扶持和培养下,在各大高校的重视和配合下,特别是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制度的带动下,青年文学理论评论人才如井喷般涌现。自2011年至今,中国现代文学馆已经先后聘任了七届、共69位“70后”和“80后”青年批评家为“客座研究员”。因每届名额有限,虽不能说“天下英才尽入彀中”,但入围者均为一时之选,基本上代表了当下青年理论评论人才的最高水平。以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为主体,青年批评家积极介入文学现场,在国内外重大文学论坛或研讨活动上屡屡发声,充分展示了青年一代的学养、视野和锐气;尤其是在全球化、商业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及时跟进研究网络文学、科幻小说、青春写作、“非虚构”等最前沿、最具活力的文学创作热点,在对同代青年作家的研究及引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发挥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代际优势,与不断升级换代的新媒体密切结合,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技术手段探索崭新的文学批评表现形式。各地作协也纷纷探索以“签约评论家”等形式来培养青年理论批评队伍。2015年4月山东作协签约以“70后”为主的第一批文学评论家,被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评价为“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此后湖北、广东、山西等省级作协设立了签约评论家制度。江苏作协除专门召开“江苏青年批评家研讨会”、组织“文学新秀双月谈”和全国范围的“青年批评家论坛”外,还在2017年底开创性地设立《扬子江评论》年度文学排行榜,由来自全国各地的38位青年批评家和6位著名文学期刊主编一起担任提名评委,有效扩大了青年批评家的影响力。

  最大特点在高学历

  制度的扶持和保障固然重要,但青年批评家的成长和成熟,归根结底还要靠自身文学批评成绩的提高。尽管业内权威的“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规定授予45周岁以下的青年学者,但2012年前后有关“‘80后’为什么出不了文学评论家”的疑问,正是针对当时还没有“80后”批评家获此奖项的情况而提出的,并进而引发了各方对青年文学评论家生存状态的关注。仅仅一年之后,“80后”批评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杨庆祥便以《历史重建及历史叙事的困境——基于〈天香〉〈古炉〉〈四书〉的观察》一文获奖,此后又有黄平、岳雯、金理、杨晓帆、丛治辰等“80后”青年才俊先后折桂。而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等权威刊物的年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中,“70后”“80后”批评家也占了很大比重。青年作者成为时下评论刊物的重要作者群,《小说评论》《名作欣赏》等刊物为青年批评家设置了专栏,中国现代文学馆则和《文艺报》合作设立了每月一期的“青年批评家专刊”,均成为青年一代展示自我才华的园地。文学评论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借出版丛书来培养、推介文学批评新人的优良传统也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现代文学馆主编的“青年批评家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80后”批评家文丛和“70后”批评家文丛、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文学评论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火凤凰新批评文丛”,以及每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中的理论批评部分,都是历年文学理论评论类著作出版的重头戏。此外,青年批评家还是《中国当代文学年鉴》等文学类工具书的重要作者群;而被纳入“上海蓝皮书”的《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5》更是直接以“青年批评家崛起”为副题,彰显出青年批评家的成长对于文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较于文学批评前辈,“70后”“80后”青年批评家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高学历。仅以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为例,大多数成员都拥有文学博士学位,且集中毕业于北大、北师大、人大、复旦、华东师大、南大等著名高校,有博士后经历或海外访学经历者亦不在少数,这意味着他们大都有较高的学术起点、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丰富的学术资源。但高校教师的职业、现行的学术考评机制和日常生活的压力又将青年学者限制在“学术论文制造者”的身份上,以至于部分年轻人的文学批评文章在学科思维的束缚下沦为理论的附庸,或者故作老成、枯燥晦涩,看不出个性,朝气和锐气更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导致“学院派批评”向僵化的方向滑落。另一方面,许多年轻的评论写作者急于获得权威的认可而选择那些成名已久、已经被“经典化”的作家作品,宁愿去攀高枝或炒冷饭,却无暇甚至不屑关注同代人的文学创作。对此,著名批评家陈思和有深刻认识。他曾指出,“做批评是一定要面对当下”“一定要联系现实,文学批评如果老是关注过去的东西,这个批评永远没有力量”(《做同代人的批评家》)。这是前辈的经验之谈,值得每一位有抱负的青年批评家警醒和借鉴。

  积极文学生态赋予开阔视野

  此外还有两点值得一提。其一,当下文学批评资源和人才较多地集聚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一线城市,固然反映出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实,但是从另一角度考虑,一线城市积极的文学生态和比较宽松的环境,也赋予了他们相对开阔的视野。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近年来,北大、人大、北师大等高校的文学专业研究生(其中不少是“90后”)通过组织“联合文学课堂”、创办“同代人·读立批评”微信公众号,以及参与各种线下文学活动,已经成为当前文学批评领域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并由此给文学批评界带来了活力。其二,“70后”“80后”青年批评家中有越来越多的成员开始投身(或重拾)文学创作,例如李云雷、房伟、项静、李德南写小说,木叶、张定浩、杨庆祥写诗,张莉、黄德海写随笔,白惠元写剧本;至于梁鸿,则几乎以《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在国内掀起了持续近十年的“非虚构”写作热潮。评论家转向创作绝非“不务正业”,而是可以在此过程中更为深刻地理解创作,并推己及人地理解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有趣的是,不少青年作家也开始尝试以读书专栏、书评、创作谈、印象记等“非典型”的形式来参与文学批评(例如弋舟、李浩、周李立等)。这两种趋势相得益彰,或许预示着“文学”及“文学批评”的新变正在酝酿之中。

  “在未来的中国文学史上,这一代青年批评家的崛起具有怎样的意义?”1986年,在一篇题为《青年批评家的崛起》的文章开头,学者樊星如是发问。30多年过去,文章中重点论及的青年批评家,例如南帆、陈思和、吴亮、许子东等,都早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最为响亮的名字。今天,在“70后”逐渐挑起文学批评的大梁、“80后”文学批评亦风头正劲之际,30多年前的问题依然适用。当下的“青年批评家”群体能否像他们的前辈一样给出一个自信而肯定的答案?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助理研究员)

(责编:单芳、陈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