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图片频道>>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生动实践—陕西安康汉滨区坝河镇访谈

2018年06月28日12:48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汉滨区坝河镇党委书记杨琳介绍,坝河镇乡村振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区和基地”,培育出了千亩猕猴桃园、千亩核桃园、千亩绿色经济园三大现代农业园区和千亩烤烟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描绘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蓝图。(王开成/摄)

图为安康市汉滨区常委、政法委书记罗俊康,镇党委书记杨琳等一同调研坝河镇烤烟基地。为促进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坝河镇紧盯烤烟生产,采取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成立专业管理服务队、巩固老烟农发展规模、调动新烟农发展激情、择优遴选优质地块五大举措,在寺姑村、斑竹园村、樟树村、伍湾村、繁荣村、二郎村等村组共落实烤烟育苗、移栽1000多亩,推广烟粮轮作、有机肥集中堆制,改善烟田生态环境。目前,烤烟长势喜人。(王开成/摄)

秦巴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橘柑垂金蛋,谷稻吐白莲。

仲夏的坝河镇,熏风习习,骄阳似火;榴花绽红,清荷吐绿,生机盎然。这里是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东部最边远的山区镇,国家级的贫困镇,旬阳、汉滨、平利三县交界镇;这里有一群党政干部,善于双手十指弹钢琴,破解了全国脱贫攻坚工程中,突出存在的两大不平衡问题: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存在的发展不平衡,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存在的心态不平衡问题。

坝河,汉江一级支流,古时候称巴河或灞河,纵贯全镇。坝河镇,因坝河而得名。辖5行政村1社区,118个村民小组,3230户12300人,总面积72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山大人稀土地脊薄,贫困人口重多的山区镇。

日前,记者深入坝河镇,采访调研这个山区镇——

如何破解扶贫攻坚工程中出现的“非贫困村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非贫困户存在的心态不平衡”这“两个不平衡”?

坝河镇党委书记杨琳介绍,近年来,坝河镇立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农林牧副渔”产业结构调整,采用农户量化土地股权,入股合作社或公司,“变现”土地经营权价值,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非贫困村:产业为基,打破资源要素瓶颈。

“乡村振兴就象旅行,发展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谈起乡村振兴,咋解决“贫困村项目扶持多、非贫困村扶持力度小”的问题时,坝河镇党委书记杨琳如是说。

杨琳告诉记者,寺姑村是坝河镇唯一的一个非贫困村。为了让非贫困村带好头、引好路、富而裕,寺姑村走“党支部+”模式,成立了产业合作社,激活产业资源。在确权确股基础上,按照“联结农户、搭建平台、对接市场”的要求,推动股份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让分散的农户与合作社联产联业、联股联心。

——走“党支部+”模式,激发自我发展的动力。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志之所向,无坚不摧。寺姑村是非贫困村,更要抛弃‘等靠要’思想,需先扶志扶技,换发出战天斗地无坚不摧的生产力。”坝河镇派驻寺姑村的包村干部冯文知说,寺姑村物质虽然脱贫了,但精神上还没有脱贫,树典型、鼓干劲、立斗志,互帮扶,让精神逐步“脱贫”是寺姑村脱贫奔小康的关键所在。

寺姑村党支部书记柯贤礼告诉记者,寺姑村有10个村民小组277户1101人,现有耕地面积2066亩,林地面积5800亩。寺姑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是村民主要靠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收入来源,经济收入极不稳定。

柯贤礼介绍,近两年来,寺姑村走“党支部+”模式,全村277户农民成立了15个农场;然后组成股份制山地生态猕猴桃种植农民合作社。合作社以15个家庭农场为产业主体,提供技术、设备保障,企业提供销售平台,按照股份分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坝河镇党委书记杨琳说,“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外部帮扶是条件,自身努力是基础,提高素质是关键。”

近年来,坝河镇邀请农业、扶贫、科技、林业等部门及省内知名专家,举办了猕猴桃、核桃、蔬菜等扶贫培训班、现场会,分析“三农”政策、市场形势,到田间地头进行科技推广,并就一些实用技术深入农户指导。

“咱农民不仅要有技术,还要知道国家政策是啥、市场需要啥。以前这些方面了解得少,这次扶贫培训给咱补上了这一课,越干心里越有底!”寺姑村养殖户老余,在听完市里农业部门举办的培训课后深有感触地说。

“前些年,政府年年都发放扶贫款,单靠这样的‘输血救济’只能解决燃眉之急,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坝河镇周永梅副镇长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扶贫的同时扶志气扶技术,让群众明白脱贫致富等不来、靠不来、要不来。只要踏踏实实干、勤勤恳恳干,靠科技发财致富奔小康不是问题。”

——产业为基,激活产业资源,分享发展利益。

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人口繁,百物贵,仅树五谷,利薄不敷以为养。古昔之农患惰,今之农患拙。

非贫困村怎样快速发展?捷径在哪里?“乡土产业为基,激活产业资源。”坝河镇驻村干部冯文知简短地回答。

冯文知介绍,寺姑村立足乡土产业,确立了猕猴桃、核桃、黄花、特色养殖、劳务输出等“五大支柱产业”项目。农民个人围绕这“五大支柱产业”组成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加入股份制合作社,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的主旋律,实现农民增收、富裕农村、经济繁荣。

提起姜家塘农场负责人沈怀文,寺姑村的群众都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能人”。沈怀文的家庭农场发展了120亩的猕猴桃园区,带动贫困户8户19人,今年兑付农场务工贫困户工资7万多元。寺姑村像他这样以猕猴桃为主的家庭农场有15家,带动贫困户76户252人。预计5年后的丰产期,亩产优质猕猴桃2000公斤,按合作社和龙泰集团提供的现时市价每公斤10元计算,亩产值达2万多元,群众以土地入股分红,每亩可获产业经营红利3000元以上。

寺姑村村民彭成安,放弃了在江浙工厂里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流转林地50亩,采取“家庭农场+贫困户”订单模式,养殖乌鸡3000只,纯获利3万余元,带动8户贫困户22人加入乌鸡养殖产业,人均增收1800元。

杨琳介绍,寺姑村在让乡村“沉睡”资源活起来的过程中,镇党委政府不缺位,争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项目资金扶持,部分产业补助资金“折股量化,配股到户”,让非贫困村非贫困户参股加入合作组织,分享发展利益。解决“贫困村扶持多,非贫困村较少”问题,让非贫困村与贫困村同步发展。

目前,寺姑村现已发展山地核桃2000亩,山地生态猕猴桃1300余亩,黄花300多亩,养殖黑凤鸡3000余只。

■贫困村:产业融合,延伸壮大产业链。

坝河镇山大人希,土地零碎。随着劳动力、农资成本上涨,种地一度成为农民眼中的“亏本生意”。怎样让山区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伟大的思想能变成巨大的财富。”坝河镇党委书记杨琳介绍,坝河镇注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红薯产业,通过量化入股、合股经营,成立合作社,实施订单农业。通过绿色、科学种植,走差异化、品质化的新路,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慢、边缘农户争当贫困户、非贫困户无扶持等问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红薯产业:农民抱团发财乡野竞风流。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伍家湾村鸦鸽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印证了这句至理名言。

“没有红薯种子没有红薯秧苗,自有合作社送上们;没有技术没有肥料,合作社长给我们送到;我们收获的红薯,合作社高于市场价回收变成金银。”这是伍家湾村鸦鸽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55户553贫困农民,靠红薯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今年27岁的贫困户崔世稳,虽说是身残,但志不残,今年四月份主动申请加入合作社,在园区务工,由于表现好,当起了合作社的管理人员,一个月不仅有固定的工资收入,而且还利用贴息贷款入股注资,实现了双收入。

正在地里干活的崔世稳告诉记者自己每月能挣1200余元,一年能拿1万4千左右,国家政策也好,还能贴息贷款,贷了5万块钱,入股合作社,一年能分3000余元,现在这年底分红加务工的工资,一年能挣1万7千多元现钱,这在门上又能务工挣钱,又能照顾家里,比出门方便多了。

坝河镇鸦鸽山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崔世满介绍,农民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形式加入了合作社,按照订单生产,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目前,按照订单经营的红薯1280多亩。除此而外,合作社流转了1000亩核桃园,间作红薯,建起了绿色园区基地。股民们参与基地的管理、园区务工,合作社按照每月600至1200元的劳务费支付给股民。

崔世满介绍,现在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有128户,其中有45户贫困户以流转土地形式加入合作社,50多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入股分红是头五年按照每亩土地100元进行分红,五年以后产生效益以后,按照合作社占80%,贫困户占20%的股份,除去成本后有多少收入就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全部分红。

崔世满说,“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红薯是农家的特色食品,吃不完的制成淀粉,蒸馒头、捞粉条。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红薯还是最佳健康食品,红薯特色产品已经走向城市餐桌。

“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这种人能由他们的工作取得最大利益;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鸦鸽山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崔世满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实践的人,这样一个有梦想的人。”坝河镇李军明镇长说。

李军明介绍,鸦鸽山种植合作社以“红色党旗引领绿色产业发展”为主导,探索实施“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经营运作,实行合作社订单红薯生产,辐射全镇。合作社计划规模3788亩,已流转土地1200亩,栽植核桃1000亩,林下套种660亩,养蜂120箱,带动贫困户155户553人,带动非贫困户59户201人增收。

——园区绿色发展:靠生态产业,共同致富。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坝河镇党委书记杨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时代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首要的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园区发展机制,创新园区发展模式。

坝河镇桃花仙现代农业园区,注重“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变革,经过三年的运营发展,入合作社的社员有190户680人。其中有贫困户155户553人;流转土地1200亩,重点发展种植业的核桃、茶叶、紫薯、土豆,养殖业的蜂蜜、生猪等。

桃花仙现代农业园区最大特色:循环绿色发展,生态产业引领,四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共同致富——

第一、土地有偿流转。以每亩土地100元的价格进行长期流转,共流转土地1200亩。

第二、农户入股分红。农户以每亩土地进行入股,在没有效益时保底收入100元;每亩土地在后期产生效益时,以合作社占80%,农户占20%进行分红,且不低于100元。

第三、农资产业入股。针对贫困户可以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把这5万元做为产业资金投资入股,按照第一年3000元,第二年3500元,第三年4000元进行分红,并且到期由合作社归还本金。

第四、劳务支付工资。截止目前合作社吸纳用工600人次,其中贫困户优先务工,且包吃不低于1200元/月,单纯性务工最低80元/天,共兑付农民工资22万元。

截止目前,坝河镇培育出了烤烟、特色经济林果、猕猴桃、蔬菜种植四大主导产业:连片烤烟基地1000亩,以寺姑村为核心辐射周边的猕猴桃园1300亩,以伍湾村为核心辐射周边的核桃园1200亩,以斑竹园村为核心辐射周边的绿色经济园1000亩。

谈及今后的工作,坝河镇李军明镇长介绍,下一步继续通过‘支部+合作社+产业大户+家庭农场+贫困户’的模式,培育新型的现代农业园区,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生产要求,引导第一二三产业不断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达到“管理信息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多元化、农民职业化、品牌产业化、产销市场化。”做大园区规模、做强园区产业、做优三产融合、做美园区形象、做精园区效益。

——产业融合:产业链托起5个村致富梦。

坝河镇通过推行标准化种植、发展“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探索红薯产业园区、红薯产业链条等方式,提高坝河镇红薯产业链的品牌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

坝河镇人大主席黄家山介绍,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拉长产业链,变废为宝。桃花仙现代农业园区产业链条很有特色:

新建红薯粉条加工厂,引导周围农户积极种植红薯、紫薯并按照不低于市场价格收购,深加工包装上市。建立粉条加工厂,对红薯藤蔓及产生的红薯渣进行回收利用,变成猪伺料;养猪场产生的粪便进行土地整理施肥,全程确保无添加剂,无污染,生态循环良性发展。

伍家湾村鸦鸽山的红薯粉条,实现了电商换市、绿色循环发展,全年供不应求,红薯粉条变成了“金条”。

“除了红薯粉条现代化生产线,合作社还准备引进全自动酸辣粉生产线进行深加工,发展产业链。”伍家湾村鸦鸽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崔世满说,随着合作社生产车间投入使用,以后农户捞制手工粉条也要到封闭车间里进行,保证手工制作食品的卫生安全。

崔世满表示,下一步,以定销农业的模式,由合作社走向市场去签订单,再决定全镇其他5个村红薯的种植面积。除了红薯粉条,小米、香菇、木耳等坝河镇特色农副产品也将成为坝河镇的名片,一条适合坝河镇发展的乡村振兴路正在形成。

截至目前,全镇配套建成大型农产品加工厂1个,组建专业合作18个、家庭农场16个,发展猕猴桃1300亩、黄花300亩、核桃1200亩、烤烟1000亩、高山薯类作物(高山红薯800亩、高山紫薯300亩、高山土豆300亩)、设施蔬菜50亩,带动贫困户276户956人,当年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

坝河镇党委书记杨琳说,坝河镇乡村振兴走绿色循环发展路子,紧紧围绕“4321”产业发展规划,稳步推进特色经济林果园、烤烟、猕猴桃、蔬菜种植四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千亩猕猴桃园、万亩核桃园、千亩绿色经济园三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五年实现人均2亩经济林,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王开成)

(责编:单芳、陈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