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員遼闊的中國孕育了豐富而獨特的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在這裡,許多“神奇動物”盡情於平原荒漠奔跑、高山密林攀爬、河湖海洋深潛。
中國始終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特別是近10年來,從實施國家公園體制建設、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到不斷強化就地與遷地保護、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再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協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中國生物多樣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這是2021年5月拍攝的海南長臂猿B群幼猿。 新華社發
在海南,有一群“雨林精靈”——海南長臂猿。它們是中國特有物種,一度隻有不到10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定為極度瀕危級別。
今年1月,一隻小嬰猿的出現,讓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海南長臂猿監測隊“沸騰”了。
“當時我們正在對海南長臂猿D群進行日常監測,突然在葵葉崗瀑布溝的一棵大筆管榕樹上,發現一隻母猿正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幼崽哺乳。”想起當時的情景,監測隊隊員鄭海強難掩激動之情,“別提多驚喜了!”
今年55歲的鄭海強,每個月都要和隊員在山裡住上5天,對海南長臂猿進行跟蹤監測。小嬰猿的到來,使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達到5群36隻,這對許多像鄭海強一樣的守護者們來說是極大的慰藉。
多年來,為保護這一極危物種脫離滅絕困境,當地改造修復海南長臂猿棲息地5000多畝,種植超過30萬株其喜食樹種﹔建設生態廊道,搭建生態繩橋供其攀爬、活動﹔多次開展清山行動,嚴禁森林偷獵行為﹔組建海南長臂猿監測隊,為科學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
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中,這些海南島的“原住居民”數量得到艱難恢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此前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20種長臂猿中,僅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數量保持穩定並緩慢增長。
不只是海南長臂猿,在中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今年4月24日,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內,一隻大熊貓在樹上休息。新華社發
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40年間從1114隻增加到1864隻,朱鹮由發現之初的7隻增長至野外種群數量超過6000隻,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隻以上……這些數據是中國不斷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結出的累累碩果。
去年,一群野生亞洲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群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野象一路向北,歷經2000多公裡,最終在人們悉心照拂下平安回歸原棲息地。
“以前隻在動物園見過大象,野象還是第一次見。”玉溪市峨山縣蓮花村村民小組長普翠芬仍舊記得野象進村的那個夜晚,她擔心野象傷人,立即按照相關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通知村民緊急疏散避險到安全地帶過夜。
自在的野象在村裡吃飽喝足,但村民的農地和大棚卻遭了殃。玉米、黃豆等作物和大棚受損評估下來大概5萬元。“大象沒錢,不過還好有保險,一個多月補償就下來了。”普翠芬說,村民都很配合並表示理解,“大象平安回家了,我們為它們感到高興”。
雲南大象說走就走的“徒步旅行”,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決心和行動。
從全球范圍來看,由於非法獵殺、棲息地減少等原因,亞洲象數量呈現整體下降趨勢,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近年來,中國出台多項措施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加大亞洲象群保護力度,努力完善機制破解“人象沖突”。通過多年的保護,中國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已由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50頭左右增長至目前的300多頭。
這是2021年8月9日在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境內拍攝的象群(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亞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陳飛認為,這次罕見的野生亞洲象遠距離遷移活動,不僅表明近年來中國亞洲象的種群數量穩步增長,也為中國亞洲象遷移擴散的管控提供更多指導,同時提供了未來更好解決“人獸沖突”的成功經驗。
《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指出,1970年至2016年,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魚類的全球種群數量平均下降了68%。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馬可·蘭博蒂尼表示,人類對自然的日益破壞不僅對野生動物種群,而且對人類健康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
面對這一全球性挑戰,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合作:中國積極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2019年以來成為《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核心預算的最大捐助國﹔與多國共同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開展合作﹔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積極為發展中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支持,全球80多個國家受益……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主任任海表示,在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過程中,中國綜合運用法律、行政、文化、科技等多種手段,推動形成“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和政策工具,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
北上南歸的象群回到原棲息地后,一直穩定活動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養片區,幾乎整個冬天都在森林裡,時不時還會進入野象谷飲水、洗沙浴。
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研究所所長郭賢明說,據監測分析,回“老家”后,象群狀態良好,小象也越長越胖,回歸了往日的安然。(新華社記者孟佳、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