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祖國的飛馳——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沈飛

當看到國產“復興號”高鐵列車以超過300公裡的時速飛馳在皖南的春光裡,44歲的沈飛心中充滿自豪感。作為中國寶武馬鋼交材車輪車軸廠的一名生產協調員,他和許多一線工人一起,用青春年華、刻苦鑽研和執著創新,寫就中國高鐵車輪國產化的動人故事。

沈飛在車間裡工作(4月20日攝)。新華社發

新中國的第一個火車車輪就誕生在馬鋼。1995年,隻有17歲的沈飛走進馬鋼車間,懂得的第一件事就是:車輪是所有馬鋼人的驕傲。在一線從機械加工工作做起,他先后在普通臥車、立車、數控車等多個崗位上歷練。他注重細節,追求極致、完美的工作作風,讓他很快以高超的機械加工技能脫穎而出,在安徽省各種數控技能大賽中頻頻獲獎。

進入新時代,中國鐵路飛速發展,每一次大規模提速背后,都需要有過硬的車輪產品提供重要支撐。2012年,已經成長為馬鋼交材車輪車軸廠數控加工高級技師的沈飛始終沒忘記17歲時對馬鋼車輪的自豪感。他把攻克國產時速350公裡“復興號”高鐵車輪機加工的難題列為自己的目標。“要保障國產化高鐵車輪批量生產,將來提質升級,就必須攻克這個難題。”他說。

多年來,在工作中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當先鋒、做表率早已成為沈飛的自覺和習慣,他帶領團隊開始了夜以繼日的潛心鑽研。數以百計、千計的不斷計算與調試,既枯燥又繁瑣,在實物車輪跟前一站就是一天……

沈飛在車間裡工作(4月20日攝)。新華社發

在忘我的鑽研和奮戰中,沈飛帶領團隊攻克了國產時速350公裡“復興號”高鐵車輪機加工難題,促進了國產化高鐵車輪的量產。之后,他繼續參與了大功率機車輪、韓國准高速車輪、德國DE920K等高速車輪項目的生產和認証加工。他還在繼續飛奔向前——對我國軌道交通行業實現綠色低噪必需的彈性車輪的研發發起沖擊。

彈性車輪作為軌道交通的新品車輪,因其結構中有橡膠部件,降低了噪音,能夠幫助城市軌道交通實現綠色低噪,但同時也因為其特殊的結構對生產制造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馬鋼在2018年以前沒有這類車輪的制造經驗。

絕非坦途的研發之路卻讓沈飛更加斗志昂揚。“我們不但要保証自己的車輪跑得快、跑得穩,還要讓我們的軌道交通踐行環保的承諾。”他說。以此為目標,沈飛帶領團隊對彈性車輪的生產攻關一拼就是兩年,讓10多個品種小批量彈性車輪實現生產制造。2021年,沈飛負責機械加工及壓裝工藝的我國第一批840地鐵彈性車輪在安徽合肥地鐵試運行,這標志著我國軌道交通行業踐行綠色低噪邁上了更高的台階。

沈飛在車間裡工作(4月20日攝)。新華社發

20多年來,沈飛先后獲得安徽省“技術能手”、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新型戰略性產業領軍人才、省級技能大獎等榮譽。現在的沈飛是馬鞍山市首席技師、馬鞍山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安徽省技能大師工作室的領銜人、安徽省首屆江淮名匠的獲得者、安徽省冶金科技職業學院數控專業“特聘教授”。

作為省市兩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沈飛以工作現場為土壤,以技術創新為養料,收獲累累碩果:近5年他取得的創新成果共計27余項,在為企業解決現場問題的同時,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很多創新設計已在車輪加工行業被廣泛使用。

一枝獨放不是春。沈飛說:“最讓我有成就感的兩件事,一個是產品得到肯定,另一個是團隊的共同進步,看到年輕人成為高級技師,讓我覺得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人才梯隊的培養是行業發展的希望,也是沈飛一直以來堅持做的事。到2021年年底,沈飛培訓過的數控技能人才已超過710人次,帶出來很多“技能狀元”“技能能手”。

“創新不是口號,是植入思想的意識,是對工作永不滿足的追求,哪怕是最平凡的崗位,也能綻放出燦爛的‘創新之花’。”沈飛說,這是他20多年職業生涯的初心使命,也是他展望未來、技能報國的不變追求。(新華社記者朱青)

來源:新華社  2022年05月03日10:38
(責編:陳悅、常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