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古城時代”,早期良渚考古成果在杭展出

良渚遺址以古城和水利系統名揚海內外,是實証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但是在古城營建之前,良渚先民住在哪裡?燦爛的良渚文明,源頭又在何方?“早期良渚——良渚遺址考古特展”19日在杭州良渚博物院開幕,向觀眾集中展示了考古工作者探源良渚文明的最新成果。

11月19日,觀眾在杭州良渚博物院參觀“早期良渚——良渚遺址考古特展”。新華社發(朱成琪 攝)

展覽分為“前夜良渚”“早期良渚”“盛世良渚”三個單元,共展出文物近300件,以玉器為主,陶器為輔。而玉器中則有玉琮、玉璜、玉鐲、玉匕、管形器、冠狀器、箸形器等。

這些文物大多數是在2010年后,從玉架山、官井頭和北村等遺址陸續出土的,也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吳家埠、瑤山等遺址出土的。這些遺址位於現杭州市余杭區和臨平區,分布在良渚古城遺址的外圍,其年代一般要早於良渚古城。

11月19日在杭州良渚博物院“早期良渚——良渚遺址考古特展”上拍攝的一枚玉龍首鐲。新華社發(盛淑彥 攝)

“良渚文化之前是距今約7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約6000年的崧澤文化。先民最早在太湖西邊定居,然后經北轉東,最后來到太湖之南的良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室副主任、良渚工作站站長陳明輝說,多年以來,浙江幾代考古人一直致力求解“良渚如何形成、從何而來”的謎題,此次展覽就是對已有成果的系統梳理。

11月19日,觀眾在杭州良渚博物院參觀“早期良渚——良渚遺址考古特展”。新華社發(朱成琪 攝)

陳明輝說,此次展覽重點關注距今5300年至5000年的時段,在考古學上屬於崧澤文化晚期到良渚早期。在這一時期,良渚社會出現了階層分化,最先出現了女性貴族統治者,然后出現了男性貴族統治者,最后出現了良渚最早的“王”,像瑤山遺址中就有王一級的墓葬。

在展覽中,一枚玉龍首鐲和一件玉蟬引人注目,它們均出土於北村遺址。北村遺址位於良渚古城遺址南側,兩者直線距離不足2公裡。從去年開始,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對遺址的北部和南部進行了發掘,發現了聚落和高等級貴族墓地。北村遺址和其他多個遺址共同揭示了良渚古城建成之前貴族階層的發展狀況,為研究良渚早期社會的發展、階級分化和探索良渚古城的崛起背景提供了新的資料。

11月19日在杭州良渚博物院“早期良渚——良渚遺址考古特展”上拍攝的一件玉蟬。新華社發(盛淑彥 攝)

“良渚考古為我國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近年來的一項重點工作則是為良渚探源。”陳明輝說,良渚古城申遺成功后,良渚考古的重點是進一步發掘古城內的手工業遺存和外圍水利工程。同時,對古城外圍也進行了全方位的探查,目前在周邊100平方公裡的范圍內已經發現了300多處遺址。現在,對早期良渚的考古還有不少空白,他們正採用多學科手段,將研究推向深入。

這是11月19日拍攝的北村遺址。新華社記者 馮源 攝

展覽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和中國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主辦,至12月12日結束。(新華社記者 馮源)

來源:新華社  2021年11月20日09:26
(責編:陳悅、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