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海上聯合-2021”軍事演習和中俄首次海上聯合巡航精彩回眸

當地時間10月13日,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21”軍事演習的中方水面艦艇在向預定海域航渡。這是綜合補給艦東平湖艦(左)准備向導彈驅逐艦南昌艦進行補給。新華社發(方思航 攝)

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21”軍事演習和中俄首次海上聯合巡航的中國海軍艦艇24日起逐批歸港。

10月14日至17日,中俄海軍以“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為課題,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海空域就跨晝夜反潛、編隊防空等課目展開演練。10月17日至23日,中俄海軍組成聯合編隊,自彼得大帝灣海域出發,橫渡日本海,經津輕海峽進入西太平洋,穿越大隅海峽后抵達東海海域,完成首次海上聯合巡航。

“此次聯演和聯合巡航的成功舉行,充分體現了中俄兩國高度的戰略互信、兩國海軍牢固的傳統友誼,雙方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達到新高度。”中方導演、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海軍少將副司令員柏耀平說。

“雙方對兩國兩軍關系發展高度重視,兩軍聯合行動能力不斷提高。”軍事專家、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說。

當地時間10月15日,中俄“海上聯合-2021”軍事演習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海空域展開多個課目演練。這是中國海軍參演艦艇在航渡途中。新華社發(韓成 攝)

臨機對接,參演艦艇直接在海上會合編組

此次軍事演習和聯合巡航,東部、南部和北部戰區海軍均派艦艇參加,包括南昌艦、昆明艦、濱州艦、柳州艦等新型導彈驅護艦和綜合補給艦東平湖艦。10月上旬起,各艦艇不經預先訓練、不經統一集結分別趕赴演習預定海域。

其中,我國自主研制的055型萬噸級驅逐艦首艦南昌艦,此次是首次出國參加聯合軍事演習。作為編隊指揮艦,南昌艦貫穿全程參加了全部11個課目的演練,裝備性能和作戰能力得到全面檢驗驗証。

當地時間10月15日,中俄“海上聯合-2021”軍事演習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海空域進行。這是中方艦載直升機降落在南昌艦甲板。新華社發(馬寧 攝)

【解讀】“三個方向參演艦艇直接在海上會合編組,這種臨機對接、全程任務式指揮,更加符合海軍兵力指揮運用的實際。此次聯演和聯合巡航,中俄雙方的實戰能力得到極大鍛煉,兩國海軍聯合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明顯提高。”中方編隊指揮員、海軍某驅逐艦支隊政治委員張勇介紹。

聯合反潛,兩國海軍多型平台協同反潛

當地時間16日至17日,此次聯演的“重頭戲”——應召反潛與潛艇機動擺脫課目演練在彼得大帝灣附近海空域進行。兩架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從國內某機場起飛,經俄羅斯空境奔赴至此,突破性地實現了兩國海軍水面艦艇、多架反潛巡邏機和反潛直升機協同反潛。

深夜,寒潮來襲,海上風力達到10級。風浪、水溫等因素突變對聲納搜索產生影響,實時態勢圖上密密麻麻,各種干擾項接連而至,反潛演練難度陡增。

當地時間10月19日,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21”軍事演習的巡航艦艇編隊在西太平洋海域聯合航渡。這是中國海軍南昌艦(下)與俄海軍“克雷洛夫元帥”號指揮艦。新華社發(李唐 攝)

【解讀】“反潛演練需要雙方相互開放艦艇和武器裝備的性能,隻有戰略互信程度比較高的國家海軍之間才會聯合組織。”中方編隊指揮員、海軍某驅逐艦支隊支隊長李烈說,“此次演習,中方固定翼反潛巡邏機首次過境俄羅斯領空,雙方首次開展跨晝夜聯合反潛演練,也反映了中俄雙方高度的互信與協同。”

聯合巡航,海上聯合行動能力不斷提高

機械的轟鳴打破了海面的寧靜,晨曦的霞光中,剛剛結束聯合演習的中俄艦艇組成聯合編隊繼續航行,開啟了首次海上聯合巡航。

雙方編隊自彼得大帝灣海域出發,橫渡日本海,經津輕海峽進入西太平洋,穿越大隅海峽后抵達東海海域。期間,雙方組織實施了聯合航渡、聯合機動、實際使用武器等多課目演練,展開了突破性的深度合作。

當地時間10月23日,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21”軍事演習的巡航艦艇編隊在聯合機動。這是中國海軍新型導彈驅逐艦昆明艦(前左)和俄羅斯海軍“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前右)。新華社記者 孫魯明 攝

【解讀】“此次聯合巡航,進一步提高了雙方海上聯合行動能力,摸索了常態化聯合巡航的組織和協商機制。”柏耀平說,“雙方艦艇編隊在遠海陌生海域、復雜海況下聯合行動,組織實施此次海上聯合巡航,是基於中俄雙方的共同關切,旨在提高兩國海軍共同應對海上威脅、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能力。”新華社孫魯明、孫飛

來源:新華社  2021年10月25日13:54
(責編:單芳、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