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寸步不退的堅守——彰武治沙啟示錄

這是科爾沁沙漠南端和彰武縣章古台固沙林場接壤處的航拍圖(8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中國農民豐收節就要到了。

科爾沁沙地南緣,遼西北小城阜新市彰武縣,翠綠的林海、無際的草原、金黃的稻田……這與昔日的黃沙漫天形成鮮明對照。

20世紀80年代,彰武縣章古台鎮荒漠舊貌(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51年,東北人民政府在彰武縣章古台鎮設立苗圃,70年來,面對內蒙古高原呼嘯而下的肆虐風沙,42萬彰武人寸步不退、誓守家鄉,護衛100公裡外的以沈陽為中心的遼中南城市群,以愚公移山般的毅力,創造了沙地變林海的奇跡。

“死磕”黃沙 做倔強的“沙打旺”

“風卷著沙子,走對面都看不清人。刮一宿風,門被沙子堵得推不開,隻能從窗戶跳出去。” 從小生活在北甸子村的古稀老人馬義說起從前風沙肆虐的景象記憶猶新。

北甸子村,彰武縣最北端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的村庄,25年前曾被宣判了“生態死刑”——上級工作組考察后作出了“北甸子村不適合居住”的結論,建議村民整體搬遷。

北甸子村人不服輸。那年4月1日晚,村黨支部書記董福財把12戶村民代表召集到自己家院子說:“老祖宗把我們扔到這兒了,不治理,屯子就保不住了,我們要治沙。”

董福財在北甸子村查看樹木過冬情況(2014年12月11日攝)。新華社發

漫漫黃沙中,種樹談何容易。頭一天大伙把樹栽上,第二天早上一看,樹苗都刮跑了。刮跑了,再種﹔再刮跑,接著種……倔強的村民們在董福財的帶領下,和風沙干上了。

村民陳其華說:“那些活兒,現在想起來都累得慌。但老董要求嚴,種的樹都用手拔,能拔動的必須返工,不少女村民經常累哭。”

2015年,因積勞成疾,62歲的董福財長眠在他參與栽下的萬畝鬆林中。村民們說,老董“一手扛鐵鍬、一手拎水壺”的樣子就是一棵永不退縮的樟子鬆,他是把村民擰成一股繩治沙的主心骨。

在彰武治沙的70年中,一個個像董福財這樣的個體聚合迸發出驚人力量,他們傾其所有與風沙搏斗,靠著手中的鐵鍬、馬車等簡陋的工具,在一棵樹、一棵樹不停栽種中,風沙肆虐的腳步退縮了。

一匹老馬、一個水壺,退伍軍人李東魁1987年到章古台林場阿爾鄉護林點當護林員,在沒水沒電的環境裡看護8500畝樟子鬆林,每天至少巡山13個小時,一干就是30多年。累了,就靠在樹下打個盹﹔餓了,掏出干糧就涼水吃幾口﹔悶了,站在沙坨子上喊幾聲,唱一唱記憶裡的軍歌。

彰武縣阿爾鄉護林員李東魁在森林中巡查(2013年8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以馬為伴,以山為家,在李東魁守護的34年間,無一次森林火災。妻子病了、房子漏雨,甚至女兒的婚禮,他都顧不上,李東魁說:“樹起來了,咱給守住了,值!”

看著一棵棵樹苗長成參天大樹,女兒李明明越來越理解寡言、執著的父親。如今,阿爾鄉鎮經常有祖孫三人走村入戶發放防火宣傳單,那是57歲的李東魁、32歲的女兒李明明和8歲的外孫。

彰武治沙學校校長翟鐘齡說,沙漠中有種植物叫“沙打旺”,風沙愈猛,枝葉愈茂、抓地愈牢。彰武“死磕”黃沙的治沙人,就像倔強的“沙打旺”。

20年,30萬株樹木,種在四合城鎮一片2400畝的起伏沙地裡,這是村民侯貴以一己之力完成的心血之作。

侯貴在彰武縣四合城鎮林地中巡視(2019年10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如今,70歲的侯貴仍然每天鑽在林子裡育苗、種樹。看著一棵棵樹苗,他飽經風霜的臉上常常會不經意地露出笑容。

而在兩年前,侯貴栽種的楊樹曾遭遇大面積枯死的劫難。當時,他在林子裡徘徊數日,數次失聲痛哭。擦干眼淚后,他忍痛砍倒病樹,倔強的老漢決定從頭再來。侯貴說:“就種長壽樹種、抗旱樹種,我要搞一個百年防風固沙的精品工程。死后,這片林子就交給國家。”

從董福財到李東魁,再到侯貴﹔從一個人,到一村人,再到全縣人,42萬彰武人已經把“誓把沙地變綠洲”的誓言刻進了自己的骨子裡。妻子陪著丈夫干、父母老了子女上、后任接過前任擔、群眾聽從黨召喚……彰武人在戰風沙的路上矢志不渝、接力奮斗。

這是在彰武縣大德鎮拍攝的西舊府湖(8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彰武縣委書記劉江義清楚記得2019年大年初四在大德鎮一戶村民炕頭上召開的座談會。當時要從村民手裡把土地流轉過來恢復草原,當講解退耕還草對治沙的好處時,淳朴的村民說:“不用談價格了,這是為子孫留住家園的好事,咱們干!”

抗擊風沙 踐行科學報國

這是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前所長劉斌的墓地,他埋葬在章古台的鬆林裡(8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在彰武縣章古台鎮密林深處有一座墓碑。墓碑的主人劉斌是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老革命。1953年,他服從組織安排從遼西省義縣縣長崗位調到剛成立一年的遼西省林業試驗站任黨支部書記、主任,固沙、種樹,一干就是37年。1990年去世前,劉斌說:“把我埋在章古台的林子裡吧,永遠當個護林員。”

20世紀80年代,時任遼寧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長劉斌(中著白衣者)帶領科技人員進行規劃(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遼寧省沙地治理與利用研究所的前身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是新中國第一個治沙科研機構,新中國科學治沙由此起步。70年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固定流沙、培育樹種、攻克林木疾病,為中國荒漠化治理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遼寧省沙地治理與利用研究所的展覽室裡,挂著多張科研人員在沙子裡的工作照,這些照片記載著他們的心血和付出。今年86歲的原所長朱德華說,研究風沙就要蹲在沙地裡,風越大越要守著,觀測風沙怎麼移動,摸索固沙造林規律。科研人員經常白天一身汗水,晚上披著大衣露宿。

這是彰武縣章古台鎮的鬆林(8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挺拔、常綠,平均高度20余米的樟子鬆在彰武隨處可見,這個“移民”如今已經在“三北”防護林帶多處落地生根。20世紀50年代,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第一代林業科研人員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選種、育苗、試種,將這種原本生長在寒溫帶的樹種硬生生“南移”8個緯度,落戶地處溫帶的彰武,創造了中國沙地造林奇跡。

曾經有一位來彰武參觀考察的外國專家不相信沙地上能造林,用鐵鍬往下挖。“他挖了一米多深,越往下,沙子越白,最后豎起大拇指,信了。”朱德華說。

1978年以來,在塞罕壩、陝西榆林等“三北”防護林重點區域,樟子鬆種植面積超過1000萬畝,成為中國半干旱地區荒漠化治理的主力樹種。

1991年夏天,“三北”防護林多處樹齡最大的樟子鬆出現群團狀枯死,呈現流行性爆發趨勢。消息傳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心急如焚。

面對保住千萬畝樟子鬆的重任,從1992年開始,研究員宋曉東著魔般鑽研10年,經歷了灌溉、噴藥、放煙等無數次試驗失敗后,終於找到病因。“肉眼看不見的鬆沫蟬叮到樹的組織裡,不停地往外吸食樹的汁液,再加上鬆枯梢病,一個虫一種病導致樟子鬆枯死。”宋曉東說。找到病因后,宋曉東又研究出不同密度間伐,給樹留下足夠養分空間,營造針闊混交林,使樹種間共生互利的防病方法,取得了顯著效果,“三北”千萬畝樟子鬆保住了!

這樣的例子在遼寧省沙地治理與利用研究所裡有很多。“林業工作有它的長期性。我們想快,但快不了,必須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科研精神。”朱德華說。

遼寧省沙地治理與利用研究所種樹、育人,為中國荒漠化治理貢獻了大批科研成果、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懷揣理想,一代代科研人員將論文寫在了沙地上,在抗擊風沙的最前線實現著科技報國的理想。

苦盡甘來 冬奧樹種播撒希望

金色的秋天,從高處俯瞰,北甸子村這條3公裡寬、面積2.6萬畝的林帶就像一個不可逾越的綠色衛士,頑強地阻擋著科爾沁南侵的風沙。北甸子村不僅沒有消失,還將抵御風沙的防線向科爾沁腹地推進了13公裡。

從一棵樹,到一排樹,再到整片林海,70年接力治沙,曾經沙化面積達96%的彰武縣林地面積由18萬畝增加到205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9%增加到34.5%,平均風速由20世紀50年代每秒3.4米降到每秒1.9米。

綠,已是彰武的底色。

這是彰武縣草原生態恢復示范區(8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隨著對防風治沙規律認識的提高,除了持續植樹造林外,彰武已開始用“以樹擋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的系統理念推進生態建設。2018年以來,彰武相繼啟動130萬畝草原恢復工程和5萬畝沙化土地治理工程,對風沙進行綜合治理。

游客在彰武縣德力格爾景區游玩(8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從彰武縣城向北驅車蜿蜒行進20余公裡,來到一處名為歐李山的沙丘。登上歐李山觀景台極目遠眺,湛藍的德力格爾湖和一望無垠的德力格爾草原豁然鋪陳在眼前。彰武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段文剛說,130萬畝草原恢復工程將在彰武北部構筑生態屏障,是統籌建設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動實踐。

這是彰武縣草原生態恢復示范區(8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站在柳河岸邊,一眼看不到盡頭的稻田一片金黃,旱田改水田后的第一季水稻即將豐收。大冷鎮上三家村村民白景春笑著說:“以前刮到嘴裡的沙子那麼苦,現在沙地裡種的水稻,聞著就香。”

在彰武縣滿堂紅鎮,過去的沙地改成了水田,種上了水稻(8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曾經因為水少、沙多,柳河被稱為“東北小黃河”。河邊周邊的沙地,原來種花生、玉米,越種,沙化越嚴重。在“以水含沙”的治沙理念下,如今,5萬畝沙地被奇跡般改造成水田。農科專家介紹,引柳河水進稻蟹立體養殖水田后,泥沙成了上等肥料,地會越種越肥。此外,旱改水還能輻射出50萬平方公裡的濕地效應。

這是章古台鎮的鬆林(8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種了70年樹的彰武人對即將到來的2022北京冬奧會充滿期待。彰武經過30年選育成功的“彰武鬆”因四季常綠、耐寒,入選2022北京冬奧會場館周邊綠化樹種。2016年就開始在延慶冬奧場館種植的彰武鬆多已成材。

“等到北京冬奧會開幕,全世界都能看到彰武的綠了!”遼寧省沙地治理與利用研究所所長於國慶說,眼神中帶著期盼。(新華社記者曹智、陳夢陽、李錚、張逸飛)

來源:新華社  2021年09月17日08:33
(責編:陳悅、牛鏞)